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拯救肺气肿患者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14: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拯救肺气肿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通常称为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炎症、气道受限和肺气肿。据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显示,COPD每年导致300余万人死亡,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致死原因。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的COPD患病率高达13.7%,60岁及以上人群更是高达27%。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积极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成为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01

腹式呼吸:重建生理呼吸模式

腹式呼吸是一种通过强化膈肌运动来改善肺通气的锻炼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 体位选择:患者可选择卧位、半卧位、坐位或前倾坐位(身体前倾20°至45°)等舒适体位。
  2. 准备姿势:一只手轻轻放在腹部,另一只手置于上胸部,以便感知呼吸时胸腹部的变化。
  3. 动作要领:吸气时,有意识地让腹部鼓起,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缩推动放在腹部的手向前移动;呼气时,放在腹部的手轻轻按压,帮助腹部恢复原状,同时注意上胸部的手应无明显起伏。呼吸应均匀、有节奏地进行,吸与呼的比例以1:2或1:3为宜。建议每日进行3次,每次持续10至15分钟,每分钟呼吸频率控制在7至8次左右。
02

缩唇呼吸:改善通气功能

缩唇呼吸通过控制呼气速度,有效防止气道塌陷,避免气体在肺内陷闭。具体方法如下:

  1. 患者需端坐或站立,全身放松,吸气时自然用鼻子吸入,呼气时则嘴唇缩成吹口哨状,轻轻施加抵抗,使呼气变得缓慢而深长。
  2. 初期,吸气和呼气的比例可设定为1:2,随着练习的深入,逐渐调整至1:4的比例。
  3. 建议每天进行多次练习,每次持续5至10分钟,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03

科学依据与效果

研究表明,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能有效改善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功能。通过锻炼呼吸肌,如肋间肌和膈肌,可以改善通气功能,缓解呼吸急促的状态。同时,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这些锻炼还能改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和住院次数。

04

注意事项

  1.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运动强度应逐渐增加,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导致身体不适。
  2. 保持正确的呼吸节奏:在进行康复运动时,应配合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保持正确的呼吸节奏。
  3. 监测生命体征:在进行有氧运动训练时,应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和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如SpO2低于88%,应及时停止训练,并补充氧疗。
  4. 避免在恶劣环境下运动:选择室内运动或在空气清新的户外进行运动更为适宜。
  5. 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康复运动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肺气肿虽然是一种慢性且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但通过科学的康复运动,患者完全有可能实现“轻松呼吸”的梦想。康复运动不仅能够改善肺功能和心肺功能,还能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和住院次数。建议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这些锻炼,以获得最佳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