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高教授揭秘:中国脂肪肝患病率高达44.39%,15年增长68.3%
范建高教授揭秘:中国脂肪肝患病率高达44.39%,15年增长68.3%
在第33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APASL 2024)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教授分享了关于中国脂肪性肝病(NAFLD)的最新研究数据。研究显示,NAFLD已成为中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患病率高达44.39%,并且在过去15年内增加了68.3%。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中国NAFLD的严峻形势,也为未来的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惊人的数据背后:谁是高风险人群?
研究发现,男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高风险群体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2023年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杂志的一项全国性横断面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该研究纳入了2017年至2022年间来自30个省份的成年人数据,结果显示,男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以及血清ALT或AST水平升高的受试者,在所有分级的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方面的患病率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
儿童患病率的上升趋势
更令人担忧的是,儿童NAFLD的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范建高教授团队2022年发表的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2000~2020年期间,亚洲儿童NAFLD的总患病率从2004~2010年的4.4%上升至2011~2020年的7.1%。此外,儿童NAFLD的总患病率随着体重增长而逐渐升高,从正常体重的1.5%、超重的16.7%升高至肥胖儿童的50.1%。
地理分布差异
研究还揭示了脂肪肝和肝纤维化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差异。脂肪肝在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有很高的患病率,但北方地区的患病率超过50%,而南方和西南地区的患病率仅接近35%。然而,脂肪肝与肝纤维化的地理分布情况并不一致。虽然严重的肝纤维化在北方地区很常见,但在中国东部和中部的一些地区也同样普遍。
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胁
NAFLD的高患病率和快速增长趋势对中国公共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考虑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NAFLD或严重纤维化患病率的微小增长都将导致大量新增病例。此外,在儿童肥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影响下,中国人将长时间与NAFLD相伴,从而增加发展为严重肝病、出现肝硬化并发症和肝细胞癌的风险。
专家建议:预防和治疗并重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范建高教授强调了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对于一般人群,建议通过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来预防NAFLD。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肥胖、糖尿病患者,除了生活方式调整外,还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对于已确诊的NAFLD患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药物治疗或进一步的医疗干预。
结语
范建高教授的研究数据为我们敲响了警钟:NAFLD已成为中国不可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控策略。同时,每个人也应提高对NAFLD的认识,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为自己的肝脏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