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脑出血高发,从症状识别到急救处理全攻略
秋冬季节脑出血高发,从症状识别到急救处理全攻略
秋冬季是脑出血的高发季节,据有关医疗部门调查统计,秋冬季节脑血栓、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占全年发病总人数的69.5%,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因此,了解脑出血的早期症状和正确的急救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脑出血的早期症状
脑出血的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但通常表现为突发性的神经功能缺损。具体症状包括:
突发头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且与平时的头痛感觉不同。
恶心呕吐:伴随头痛出现的恶心呕吐,可能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运动障碍:如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无法正常活动。
视力、感觉障碍: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或感觉异常。
意识障碍:从轻度的意识模糊到深度昏迷不等。
瞳孔改变: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急救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时间就是生命,脑卒中患者的最佳救治时间是发病后的4.5小时内。
保持患者体位平稳:让患者平躺,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确保呼吸道通畅:解开患者的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顺畅。
不要随意搬动患者:避免加重病情或造成二次伤害。
不要随意喂药: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要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
监测生命体征:如条件允许,可监测血压、心率等,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预防措施
预防胜于治疗,特别是对于脑出血这种高危疾病,预防尤为重要: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 坚持清淡饮食,低盐低脂
- 戒烟戒酒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 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保暖:秋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压升高。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管理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学会调节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合理安排生活: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不宜过早晨练,应选择阳光充足的时间段进行适度运动。
案例警示
近日,50岁的吴大姐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发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家属急忙将其送至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经查,吴大姐血压高达197/101mmHg,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5mm,左侧瞳孔4mm,对光反射消失,结合头颅CT提示右侧额颞叶脑血肿,中线偏移明显,考虑脑疝形成。所幸送医及时,经过手术治疗后,吴大姐恢复良好,没有留下明显后遗症。
这个案例再次提醒我们,脑出血虽然凶险,但通过及时识别症状和正确处理,可以大大降低其危害。同时,预防措施的落实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更应时刻警惕,做好日常管理。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无常,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让我们提高警惕,掌握相关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