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真相老实说 | 运用员工在职业生命周期:有效管理离职风险与挑战
离职真相老实说 | 运用员工在职业生命周期:有效管理离职风险与挑战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中,员工对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如何有效管理离职风险,保持组织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本文将从员工在职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深入探讨离职背后的核心问题,并提出具体的留才发展策略。
随着求职市场日益透明与竞争激烈,员工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拥有百年历史的英国人力资源协会CIPD在2024年《亚洲员工福利报告》中指出,现代员工对工作的期望不仅仅局限于薪资和福利,更延伸至心理层面的满足,包括职业成就感、归属感以及个人成长。
如果企业忽视这些需求,可能面临不断升高的离职率和潜在的经营危机。通过掌握员工在职业生命周期,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应对离职风险,维持企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看懂离职理由背后的故事
企业主或HR伙伴应该注意到,大多数员工在离职时,并不会坦白透露他们的真实原因。因此,HR伙伴在肩负人才与组织发展的重任时,需跳脱单一思维模式,从整体组织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找出组织管理上需要改善的地方。这样才能避免更多员工离职,减少公司营运成本的增加。
常见的员工离职原因包括:
- 薪酬与福利不满意:薪酬过低或福利不足往往是员工选择离职的主要原因之一。
- 工作内容与期望不符:当实际工作内容与求职时的期望相差太大,员工容易感到失望。
- 工作环境不佳:不健康的组织文化或同事间的互争,会让员工对工作环境感到巨大的压力。
- 工作与生活平衡失调:过度的工作压力或无法兼顾生活需求,会导致员工感到倦怠,进而离职。
- 缺乏职涯发展机会:如果员工看不到职业晋升的可能性或成长的空间,进而选择跳槽到更有发展潜力的公司。
从员工在职业生命周期找出离职核心问题
仅依赖表面上的离职理由,无法全面掌握员工流失的真正原因。HR伙伴应该深入探究离职背后的核心问题,从中找出可改善的方向,来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留任率。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管理经验理论“员工在职业生命周期”一说,不同时间的离职往往反映不同的离职原因:
- 员工如果三个月内提出辞职,通常与工作内容本身有关
- 如果六个月至一年内提出辞职,通常是直属主管的关系
- 如果一年半至两年左右提出辞职,通常与组织文化有关系
- 如果三至五年内提出离职,通常与个人职业发展有关
- 如果五年以上提出离职,大多是职业倦怠的因素
工作时间 | 推估离职原因 |
---|---|
>3个月 | 工作职责有关 |
6个月~1年 | 直属主管的关系 |
1.5~2年 | 组织文化关系 |
3~5年 | 个人职业发展 |
5年以上 | 职业倦怠的因素 |
运用员工在职业生命周期 制定留才发展策略
事实上,员工在职业生命周期涵盖了从招募与入职、培训与发展、留任与离职等三大阶段,HR伙伴若能在每个阶段实施相对应的人才管理策略,满足员工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与期望并提供更好的工作体验。不仅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也能保持组织的稳定性与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
招募与入职阶段:
- 文化契合度培养:在招募过程中,除了专业技能的考量外,评估面试人选是否与企业文化契合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高变动性的新创企业,单纯喜欢做单一工作类型的员工可能不太合适。通过询问面试人选关于工作环境、工作习惯等问题,有助于招募到更适合长期发展的员工,减少入职3个月内因工作或文化不符而离职的风险。
- 完善的入职培训:职前培训是新员工与企业双方相互了解与适应的关键时期。企业应提供全面的培训计划,使新员工能够快速融入企业环境并理解公司的目标与价值观。通过mentor导师制度或新人教育训练,帮助员工克服初期的不适应感,从而降低早期离职率。
培训与发展阶段:
- 长期职涯发展规划:根据员工的个人兴趣与能力,可以针对关键职位制定职务发展计划,让员工可以更了解自己职涯发展的方向,按部就班达成阶段目标,以成为符合公司组织所需的人才。举例来说,若是餐饮业,可以将职等分为门市同仁、干部、店经理和区主管等职位,制定各职位所需具备的能力,让人员能够依层级训练,稳定培养人力。
- 持续学习与发展机会: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线上课程、实地训练以及工作坊,来满足员工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持续学习与训练,员工能够在公司内部找到长期发展的动力与方向,减少因职业停滞而选择离职的可能性。
- 绩效评估与定期反馈:定期与员工进行绩效评估与反馈,并及时表彰他们的贡献与成就,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满意度,避免因缺乏认可或发展机会而导致的离职。
留任与离职管理阶段:
- 定期员工关怀与调查:HR伙伴须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建立持续的员工关怀机制。譬如:于公司内部设定匿名意见箱或员工代表会议,作为日常沟通的渠道,确保员工的问题能被即时发现和处理。透明且开放的沟通管道,不仅帮助公司了解员工对工作环境、员工福利等方面的感受,还能即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从而防止优秀人才的流失。
- 离职面谈与离职分析:对于确定离职的员工,HR伙伴应进行离职面谈,以深入了解其离职原因。同时,企业应建立一个人才数据库,记录员工的技能、成就和离职原因,并通过数据分析其共通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与人才管理策略,减少未来的离职风险。
即时掌握人才与组织发展 发挥人资真正价值
从全球企业的人才管理经验来看,人力资源部门的运作模式、架构及功能,乃至管理思维,都需要在数字化浪潮下加速改革。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说,人心是经营的起点,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因为员工的创造力、奉献精神和工作表现,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
人资不应被人事管理、纳保退保等行政庶务绑架。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将“人”视为组织资产,并藉由科技的辅助,如善用云端人资系统、人才发展系统等,将人才信息有效地透过系统化管理及数据追踪分析,即时掌握人才与组织发展方向,留任优秀员工,达成企业成长及未来发展目标,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
延伸阅读:
HR系统比较|传统作业、云端系统差在哪?一篇了解HR人资系统功能
薪资计算好头疼?数位工具让计算方式与对保省时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