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从“血中之气药”到国际标准
川芎:从“血中之气药”到国际标准
川芎,这味被誉为“血中之气药”的中药材,近年来在国际上频频传来好消息。3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中医药—川芎》国际标准,这是四川主导研制的首个中医药ISO国际标准。这一消息不仅彰显了川芎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也为川芎的国际贸易赢得了规则上的主动权。
川芎的应用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多次使用川芎,如芎归胶艾汤、温经汤等经典方剂中均有其身影。川芎之所以被誉为“血中之气药”,是因为它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尤其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川芎的科学价值。研究表明,川芎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川芎嗪、阿魏酸等,这些成分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扩张血管、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等作用。这些发现为川芎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在临床应用中,川芎的表现尤为突出。以速效救心丸为例,这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由川芎和冰片组成,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速效救心丸能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常用药物。在急性胸痛的处理中,速效救心丸常作为家庭常备药物,用于缓解症状。
除了心血管疾病,川芎在其他疾病中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用于治疗头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恶露不行、多种头痛和风湿痹痛等。川芎的使用形式多样,可内服也可外用,内服可煎汤、研末、入丸散或泡酒,外用可研末撒或煎汤漱口。
川芎的道地性也是其品质的重要保证。川芎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而又较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较高。四川彭州市和都江堰市等地,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川芎的道地产区。这些地区通过“山区育苓,坝上栽种”的方式,保持了川芎的道地品质。
随着国际标准的发布和欧洲药典的修订,川芎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含川芎的成方多达246个,占比15.3%。川芎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在传统中药领域,还在现代医药研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川芎这味古老的中药材,正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现代科学的验证,焕发出新的生机。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拓展,川芎必将在全球医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