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冬进补有门道:脾胃调理和膏方服用是关键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15: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冬进补有门道:脾胃调理和膏方服用是关键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许多人开始注重养生和进补。然而,秋冬进补并非简单的“多吃补品”,而是一门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的学问。正确的进补方式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预防疾病。那么,秋冬进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调理脾胃是关键

中医有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秋冬进补之前需要调理好脾胃,要重视脾胃功能,辨寒热、察虚实、分人群,遵循饮食规律循序渐进来补。

  • 辨寒热:寒性体质者可适当多食用苹果、葡萄,这两者平性偏温;热性体质者可适当多食用梨、萝卜,这两者有凉润之功。
  • 察虚实:阳虚者多见腰膝冷痛,四肢不温,畏寒,小便频,大便溏,食补可选羊肉,鸽子、核桃、韭菜、海参、泥鳅等;阴虚者多见虚烦不眠,口咽干燥,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食补可选鸭肉、鳖、龟、藕、银耳、麦冬等。
  • 分人群:比如女性宜喝滋补气血的汤,男性宜喝补肝益肾的汤,中老年人宜喝健脾养胃的汤,儿童宜喝富含蛋白质的汤。

脾胃的保健在于节饮食、调情志、少劳逸。有些人脾胃运化较差,舌苔厚腻,困倦乏力,胃口差,胸脘满闷,这种情况就暂时不宜服用膏方,否则不但不能吸收,还会加重脾胃的负担。

02

膏方服用有讲究

膏方是秋冬进补的常用方式,但服用膏方并非一概而论,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调整。

服用方法

  • 时间:常规情况下,服用膏方时间以空腹为宜,可使药物在胃肠迅速吸收,并保持较高浓度以发挥药效。
  • 剂量:服用膏方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每次服用膏方常用量为早晚各1匙(15~20毫升),用热水冲入搅匀,稀释后服下。
  •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患者,建议先每日一次,饭后一小时左右服用,如无不适,一周后可改为每日两次。年老体弱者及儿童的剂量,最好请医生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而决定。

注意事项

  • 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对“探路方”适应良好的人,吃膏方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但是,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如纳呆、腹泻、便秘、上火等不良反应是可能出现的。此时可减少服用量,如有过敏反应则须立即停服。
  • 饮食禁忌:女性温补容易出现上火便秘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减少服用量,或者喝点清热泻火茶饮缓解一下药物热性,另外注意忌口,不要吃过多热性的火锅、辣椒、羊肉、生姜、大蒜等食物。

03

温阳养阴是根本

秋冬季节阴生阳藏,是进补好的时节。但进补也要根据冬季的季节特征,不能盲目。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正对应着中医学所讲的“寒邪致病”“燥邪致病”。“寒邪致病”即寒邪容易在冬天侵犯人体,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引起人体气血运行不通畅;“燥邪致病”则是因冬季干燥易引起口干、咽燥,中医认为“秋冬养阴”也体现于此。因此,冬季饮食和进补应以温阳、养阴为主,温阳抵御寒冷,养阴应对干燥,进而调节人体气血,健康舒适地度过冬季。

  • 温阳食物:牛肉、羊肉、鸡肉、韭菜、糯米、大枣等都偏属温性的食物。
  • 养阴食物:山药、枸杞、黑芝麻等具有养阴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口干、便秘等症状。

除了多吃具有温阳、养阴的食物,冬季应该少吃或尽量不吃西瓜、柿子、苦瓜、生鱼片等伤脾胃,伤阳气的“寒性”食物,像冰激凌或冷饮更是不建议食用。此外,人们在进补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应偏食。中医学讲“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全面而多样合理的饮食才能让身体更加健康。

04

专业指导不可少

秋冬进补虽好,但切忌盲目跟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适合的进补方式也不同。因此,在进行中药调理前,最好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了解自己的体质和适合的进补方案。特别是对于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总之,秋冬进补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和实践。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和家人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进补计划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