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对待脾气倔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坚持两大原则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53: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对待脾气倔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坚持两大原则

语言是一把双刃剑,一句话使人笑,一句话使人恼。大人之间的相处如此,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亦是如此。有时,父母不经意的一句批评或讽刺,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会让他们丧失自信,自暴自弃,放弃坚持自己的梦想。

换句话说,父母会不会说话对孩子终身的性格养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母子一起去菜市场时,孩子可能出于童真的好奇心问东问西,而妈妈总是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说着:“不许再问我了!”当母子买菜回来时,孩子哭喊着说自己累了,想要妈妈抱着,妈妈再次对孩子怒吼道:“我拎着东西怎么抱你?”

这位妈妈从未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已经在无形中伤害了孩子。为了让这位妈妈能够体验孩子每日所处的环境,节目组安排这位妈妈到了声音体验场所。当那些歇斯底里的吼叫声、谩骂声不停地朝自己席卷而来时,这位妈妈瞬间崩溃了,她第一次体会到原来孩子是在自己这些具有强大杀伤力的言语中成长起来的,在自责与愧疚下,她浑身颤抖着,蹲下痛哭起来。

很多父母习惯把一切过错归咎于孩子,为孩子贴上“任性”的标签,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有些时候是父母用错了教育方法,我们应承担一半的责任。如果只是一味地将所有过错推给孩子,那么长久下去,就会导致孩子性格的缺陷,让孩子产生更逆反的心理。

比语言沟通更关键的是父母的态度。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纵使他们有些无理取闹,还有一些改不掉的坏习惯,可那些都不能成为父母宣泄情绪的说辞。一项研究显示,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所产生的后果无异于体罚,不仅会对孩子造成焦虑、忧郁等心理影响,还会让孩子的行为问题逐渐增加。

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孩子的心理产生自卑感,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可能是由于身体缺陷带来的影响,也可能是成长环境造成的。假如家长对孩子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孩子会认为,生活充满了苦难,自此他将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敌对的情绪。”

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说,人的精神疾病与性格缺陷往往是童年时期造成的。

父母凌厉的言语就如同在孩子的心灵上深深地戳一个洞,即使伤口愈合了,那留下的伤疤也会时不时地提醒孩子,当初被刺伤时有多痛。

然而又有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脾气特别倔强,既然语言上不能过于苛责,那么究竟怎样教育孩子才算恰到好处呢?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待孩子也一样。我们教育孩子前有必要先摸清倔强孩子的性格特征,然后再尝试用非语言方式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般情况下,3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有独立的意志,并萌生自我意识。虽然他们年龄小,但是也不愿事事听从父母的摆布,一旦父母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时,他们就会通过哭闹表达自己心中强烈的不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倔强、逆反的心理会逐渐增强。

再者,孩子刚刚掌握基础的生活技能,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有些事自己想做却做不好,此时他们就会由于达不成心愿而乱发脾气。其中也不乏有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父母又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只是要求他们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会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

甚至,现在有些孩子已经摸透了父母的性格特征,只要略耍些小聪明,撒撒娇,再发脾气大闹一番,基本就能达成所愿。达到目的之后,他们也可能为自己发脾气的极端行为而懊悔不已;如果达不到目的,他们就会体验到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滋味,进而感到无比自卑和难过。

因此,对待脾气倔强的孩子,父母要记住坚持两大原则:一是千万不可体罚或过分斥责孩子;二是不要激怒孩子,防止孩子发泄毁物。

相信每个孩子都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发脾气,父母要善于观察和劝导,待孩子情绪稳定后,学会以共情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使孩子慢慢认识到发脾气的危害性。对于孩子的合理性要求,父母要尽量满足;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则坚决不能同意,让孩子明白凡事都讲究个“理”字。

对于秉性固执倔强的孩子,建议父母在和他们沟通的时候要多采取非语言方式。沟通不仅有语言方式,语言启动的是听觉,更有非语言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视觉是一种沟通,听觉是一种沟通,嗅觉是一种沟通,味觉是一种沟通,触觉也是一种沟通,这5种沟通构成了语言方式和非语言方式。

一说到沟通,所有人认为,沟通就是说话,就是喋喋不休,就是叮嘱。但其实对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这些语言类的沟通是不是真的有效,孩子能否接受都有待解答。

所以我们说,尤其对于个性比较倔强的孩子而言,我们要多用非语言方式去沟通。例如,可以用犀利的眼神(视觉)去表达对他们的震慑。也可以通过拥抱(触觉)安慰沮丧的、委屈的孩子,还可以伸出手去拥抱他,片刻之后再用眼神去询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引导孩子告诉你真相。还可以给孩子一个美食引诱(嗅觉),例如父母亲自下厨做孩子最喜欢吃的东西,然后用这种方式去表示“我很在意你,我希望和你搞好关系”。也可以用我们的耳朵听(听觉),例如去听音乐,舒缓的音乐代表我们彼此想要抒发的情感,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沟通联结。

总之,不到万不得已,尤其是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我们尽量少用语言方式去沟通,而多用非语言方式去沟通,多用行动去关爱他们,等他们平静下来,等一个沟通的最佳的时机来到,就可以开启语言方式了。

如果你不能保证自己说出来的都是美言,那么不说为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