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引发肝腹水怎么办?这些方法助你科学应对
肝硬化引发肝腹水怎么办?这些方法助你科学应对
肝硬化是导致肝腹水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病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肝腹水的常见症状,如腹部膨胀、呼吸困难等,并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生活调整和心理调适等方面。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面临这样的困扰,请务必重视起来,及时采取行动,守护健康。
肝硬化引发肝腹水的发病机制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及门静脉高压症。肝脏功能减退,表现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出现低蛋白血症,继而发生腹水。另外,肝脏的转化、解毒功能下降,高蛋白饮食后容易诱发肝性脑病,出现人格变化、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等。另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门脉高压症,出现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甚至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呈现为呕血、便血等,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减低等)。
肝腹水的危害
肝腹水发作时最明显的症状有腹部肿胀、双下肢浮肿(或全身浮肿)、呼吸困难、体重快速增加以及腹泻、腹痛等,若腹水量特别大,腹部可能出现巨大的膨隆(蛙状腹,肚大如球、腹壁绷紧)。肝腹水较严重的患者一般抵抗力较差,丧失抗菌能力的腹水成为细菌的理想培养基,容易引起感染;如果腹水量较多,还会影响肺部舒张,进而造成呼吸困难;肝腹水形成后大量液体渗入腹腔中,易影响全身血液流通,致使患者出现休克或低血压;肝腹水会使肝脏血流量减少,加剧肝脏缺血缺氧,加快肝细胞坏死和变形。肝腹水还会造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发生死亡,因此,发现腹水必须及时治疗。
如何判断肝硬化腹水患者是否需要入院治疗?
医生进行相关检查时,会了解患者腹水量,明确腹水分级分型:1级腹水:多数患者无症状,伴肝硬化其他并发症少,对利尿药物治疗敏感,可门诊治疗,并应督促患者定期门诊随访;2级腹水:大多数患者有症状,常伴肝硬化其他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3级腹水:必须住院治疗。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形成原因的肝腹水,医生在临床上会对因治疗。
直接排水:
腹腔穿刺术是将腹腔内的水通过引流管直接排出体外。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的方法,可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患者腹穿的同时,经静脉输入低盐白蛋白,能防止血容量减少。
间接排水
1.药物排水:内科治疗肝腹水时优先选择利尿剂,根据每天尿量决定使用量。尿量突然变多需减少剂量,尿量减少时则增多剂量。但不能一次性使用太多剂量的利尿剂,以免引起肝性脑病。
2.手术排水:腹水浓缩回输治疗(CART ):将腹水中的中、小分子及水滤过,浓缩后的腹水回输至腹腔,即利用腹水回输的特点,排出无用物质,留下有用的蛋白、离子等物质。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补蛋白、利尿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较重的患者,或是之前合并肝肾综合症或肝性脑病的患者。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不仅可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可以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只适用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好的顽固性肝硬化腹水。
输白蛋白减轻腹水:
临床上常采用白蛋白输注疗法进行治疗,用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腹水。白蛋白的主要机制可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强心功能和抑制内脏血管扩张等,从而改善肝硬化血流动力学紊乱及循环功能障碍。
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生活管理
饮食管理
对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饮食上除了绝对禁酒外无明显的禁忌。而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饮食则需特别注意。原则上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功能不全,代谢能力下降,同时又往往合并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原则。应限制钠盐摄入,以减少水钠潴留和防止腹水的发生。此外,还需要避免酒精和对肝脏有毒的物质。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
辛辣刺激性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性强,而肝硬化患者往往存在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胃静脉曲张,辛辣的食物容易诱发消化道出血。所以,肝硬化患者应该避免吃一些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花椒、醋、姜、蒜、韭菜等。
肝硬化患者需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通常通过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来实现,这有助于防止肌肉分解,并减少氨的产生。主食要软烂易消化,避免吃年糕、糯米等胃排空时间长的食物。尤其是饺子虽为春节家家户户必备食品,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特别是存在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患者是不宜多吃饺子的,因其常常会诱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可以适量地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以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腹水等。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又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蛋白质的代谢产物血氨等不能及时被清除而出现肝性脑病。因此需要通过监测血氨等相关指标,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调整适合的蛋白质的摄入量。
2.饮食宜细嚼慢咽,少吃多餐,忌暴饮暴食
春节期间聚餐机会多,席间酒菜丰盛。肝硬化患者暴饮暴食危害更大,可能会在暴饮暴食后诱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肝性脑病。建议每天吃四到五餐,每餐的量适中,七、八成饱即可,不可贪多。吃饭时应细嚼慢咽,不但能帮助肠胃消化,还能让人产生饱腹感。尤其建议在睡前加餐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小面包、米粥等,以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
3.饮食宜软烂少渣,富有营养,忌粗糙坚硬食品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由于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容易被坚硬粗糙的食物划破出血。因此建议食用软烂少渣的食物,如菜粥,软面条、馒头等。适当地补充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豆浆、牛奶、豆腐、猪肉、鱼肉(一定要注意鱼刺)。豆类等植物蛋白对于血氨的影响相对较小等。新鲜的水果富含维生素,但较硬,可榨成汁吃。带碎骨的禽类、肉类以及多刺的鱼,较硬的坚果类如瓜子、花生米、核桃等,大枣的枣皮等尽量不吃,油炸食品尽量不吃,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4.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忌高脂高盐
肝硬化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能量和营养,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同时减少肝脏的负担和水肿的发生。建议适量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浆、鱼、鸡、牛肉、蛋、奶等,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建议少吃一些含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奶油等,高脂肪食物会增加肝脏的负担;避免吃一些含盐分高的食物,如咸菜、腊肉、酱油等,高盐食物会加剧肝硬化患者的水钠潴留引起水肿和腹水。肝硬化患者应该控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5克。
5.避免饮酒
春节期间,家人相聚,在这高兴的日子会喝点小酒,增添节日的气氛。但肝硬化患者应当绝对禁酒,不管是什么酒,多少酒,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酒精是肝脏的毒素,会直接破坏肝细胞,加速肝纤维化的进程,而且也会影响肝脏的解毒能力,增加肝性脑病的风险。
心理调适
肝硬化患者需要关注四个关键指标:肝功能指标(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甲胎蛋白(AFP)以及腹部超声检查相关指标。这些指标对于评估病情稳定性和预测生存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尽管上述指标正常是病情稳定的一个积极信号,但肝硬化患者仍需注意以下几点,以实现长期生存:
1.积极治疗:遵循医嘱,按时服药,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
2.定期复查:即使指标正常,也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健康生活方式:戒酒、避免劳累、合理饮食、保持适当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4.心理调适: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医生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真实案例分享
一位父亲患有肝腹水、肝衰竭的个人经历分享。文章描述了患者从发病到治疗再到出院后的康复过程,强调了保持乐观心态的重要性。虽然文章提供了真实的案例和一些治疗细节,但内容较为个人化,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参考价值有限。
肝硬化引发的肝腹水虽然病情复杂且严重,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生活管理,患者仍然可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面临这样的困扰,请务必重视起来,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心态,共同应对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