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故居变身沉浸式博物馆,日迎5000游客成天津文旅新热点
张学良故居变身沉浸式博物馆,日迎5000游客成天津文旅新热点
百年前,张作霖的五夫人张寿懿买下这栋洋楼,作为张家公馆使用,从此,小洋楼和张学良的命运联系到一起。小楼记载了张学良在天津的生活点滴,也被赋予了张学良故居的身份。
百年后,物是人非,小洋楼里依然还原着张学良当年的生活状态,怀旧、复古之外,还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沉浸式体验活动,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旅游打卡地。
穿越百年前
五一假期,张学良故居再一次迎来流量高峰,日均5000游客达到了这座小楼的流量上限。以实景还原的展陈方式和沉浸式互动体验让故居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来这里探秘。
张学良故居位于和平区赤峰道78号,始建于1921年,这是一栋三层米灰色洋楼,巴洛克风格为主,建筑面积1418平方米。
1924年,张学良率部进驻天津,住进小洋楼,此后的1924年至1931年,张学良每次来津都会住在这里,这段时间也是张学良军政上最为活跃的时光,在纷繁的事务中,这座“少帅府”始终为张学良将军扮演着一个“家”的角色。
张学良故居的一层有接待大厅、中西餐厅和梅兰芳舞台。张学良一生漂泊,口味也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他出生生长在辽宁,最喜欢的就是东北菜,后来结识了一些川人,一度垂青川渝菜系,晚年的张学良则饮食清淡。客厅里最显眼的是赵四小姐喜爱的钢琴,据说,这架钢琴所有的琴键都是象牙制作,非常名贵。而大厅尽头,则被设为“梅兰芳舞台”,张学良喜欢京剧,和梅兰芳的关系非常好,经常邀请梅兰芳来到少帅府,还专门设置了这处梅兰芳舞台。
二层是书房、军政议事厅、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卧室。从二楼的阳台望到外边去,可以想象当年张学良在这里读报或者与赵四小姐共进早餐的情趣。朝阳一面是属于张学良的,有一个书房,一个会议室。议事厅里还保存着百年前的冰箱,冰箱上下两层,将冰块放在食物下面冰镇,起到冷藏的作用。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卧室则温馨舒适,房间中的法式壁炉是民国时期保留下来的。
三层有这幢建筑中最大的房间:家宴舞厅。主要用来举办家庭聚会,是典型的西洋风格,有老式的酒吧、舞台等,中间就是宽敞的舞池,当年张学良、赵四小姐和友人们就曾经在这里聚会跳舞。
小洋楼里全景重现了当年张学良的生活场景,走进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百年前。
复原故居原貌
张学良故居先后被作为政府办公楼,也曾开过酒楼、婚纱店等。百年间风云变幻,小楼是承载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时间来到2010年,为了让小洋楼等历史风貌建筑“活”起来,天津积极推动小洋楼开发,利用招商引资盘活风貌建筑,一家企业争取到了保护开发张学良故居的项目。
“少帅府有百年历史,洋楼故居更值得发掘和传承。”张学良故居景区总经理纪昕说,接手项目后,改造利用方向成为了盘活这栋洋楼的关键点。
最初,开发团队想过在小洋楼里做餐饮,但当他们第一次走进张学良故居时,灵感呼之欲出。
虽然历经百年,但张学良故居被保护得相对完好,百年前的地板、扶手,雕花的门框、窗棂都还保持原貌,小楼里透出一股神秘复古的氛围,似乎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要重现张学良曾经在小洋楼生活的场景,团队核心成员一拍即合,改造方案尘埃落定——把张学良故居建成一座沉浸式博物馆,复原故居的原貌。
要复原,首先要知道张学良故居的原貌,修缮组几乎走遍了少帅的足迹,拜访了张学良文史专家,寻找到张学良及赵四小姐的后人,参考各地名人故居的开发保护和利用经验,通过文史资料和专家、后人的讲述、考证,少帅府的昔日画像被完整勾勒出来。
确定好张学良故居每一个房间曾经的功能后,修复工作正式开始。修缮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小洋楼的整体结构,将地板、扶梯、门窗进行修复,“门窗重新刷上油漆,墙面、漆都是经过十几次实验之后才恢复到原来的模样,修缮过程中,尽量修旧如故,破损缺失的地方按原样修复和还原。”纪昕回忆。
小洋楼修缮完成后,陈设的配备才是更重要的环节。地下室里发现了使用过的酒桶、房间里找到了百年前的冰箱,除了遗落在小楼内的物品外,捐赠和购买也是重要来源。张学良后人捐赠了一副赵四小姐的画作;吕正操将军赠送一把纪念少帅百年华诞的军刀;张学良侄子张闾实捐赠了撰写张学良的书籍;石家大院后人将家传的一枚刻有汉卿的方章赠送给少帅府……
要将张学良故居实景还原,完全找到张学良使用过的所有物品无法实现,开发团队便奔波全国各地,寻找和张学良故居匹配的百年前的老物件,要求风格、制式、尺寸一样,每一件物品的收集都颇为艰难。
经过两年多的修缮筹备,2012年十月,张学良故居对外开放,和普通博物馆不同,这座沉浸式博物馆里呈现出百年前张学良在此的生活场景。
小洋楼的复古与时尚
让小洋楼火起来,不仅要保留建筑的历史风貌,还要为其注入新的功能和生命力,提升经济活力,经营团队在不断寻找突破点。
年轻人更注重体验和互动,借助互联网营销的快车道,在各种沉浸式互动的活动下,张学良故居逐渐成为年轻人打卡、探秘的参观场所。
在张学良故居怎么玩?不少达人在社交平台发出攻略。
白天,进入张学良故居,沉浸式参观。讲解员身穿旗袍、长衫,让观众有种穿越时空的感受。参观完,可以坐在故居内的咖啡厅,看室外喷泉在阳光的折射下飞漾的水花,感受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还可以换上旗袍马褂,变装拍照,记录下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参观完张学良故居,穿过一道圆形院门,另一个空间别有洞天。
2019年,运营团队将紧邻张学良故居的范竹斋故居开发出来,建设成少帅府的另一景区——津沽旧事街区,街区微缩复原了百年前的天津城,包括鹤竹堂药铺、鼎章照相馆等许多已经消失的老字号,在这里一一重现,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皇宫歌舞厅昔日的辉煌、体会商会俱乐部的奢华、转一转仙宫理发店、春和戏院,感受百年前的繁华天津……
参观完这座实景重现的微缩天津城,参与一段沉浸式剧游是年轻人最青睐的环节。依托故居,经营团队创作出不同剧本,每个剧本设定谜题,让游客在张学良景区中寻找答案。破解谜题的“钥匙”就藏在一个个房间内,一步步解开谜题的过程中,让游客深度了解了张学良故居。
夕阳西下,灯光亮了起来。一台津门堂会在津沽旧事街区拉开帷幕。舞台上,相声、曲艺、变脸、戏法、歌舞轮番上场。
等夜色再浓一点,堂会结束,津夜百乐门开始,蓝调布鲁斯悠扬婉转,喝点小酒,听听音乐,少帅府又是一番时髦氛围。
白天的张学良故居复古、神秘,夜晚的张学良故居又呈现出另一幅多样的面孔,古老的旧居和新潮元素融合在一起,怀旧与新潮在张学良故居完美融合。
历经10多年的经营,张学良故居迎来了文旅热的高光时刻。作为赤峰道上第一个开发利用的名人故居,张学良故居的盘活拉动了整条街区的商业发展,也带动周边商户的消费热度。如今,这里有国民饭店、渤海大楼、张爱玲故居等充满故事的历史遗迹,也有沿街的各种网红小店,在延续着历史意义的同时,赤峰道充满了年轻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