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火车站:百年沧桑到现代枢纽的华丽转身
中国十大火车站:百年沧桑到现代枢纽的华丽转身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火车本身,也适用于火车站。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火车站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城市文化和历史的缩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十大火车站,感受它们的独特魅力。
北京站:百年沧桑见证者
北京站始建于1903年,原名“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历经百年沧桑。站舍大楼坐南朝北,东西宽218米,南北最大进深124米,建筑面积71054平方米。作为京沪铁路、京哈铁路等多条重要铁路的交汇点,北京站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上海站:海派文化的窗口
上海站是整座城市交通发展的起点,如今仍然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随着地铁捷运和长途高铁的开拓,上海站发展成三铁共构的多功能车站。站内的周庄梦蝶主题概念,2015只蝴蝶墙面,随时变化成不同色彩,仿佛翩翩飞舞,展现了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
广州南站:亚洲最大枢纽的繁忙景象
广州南站,又称广州新火车站,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特等站。截至2019年,广州南站总建筑面积61.5万平方米,站场设15台28线,自下至上分为B1层(地铁站、停车场)、1F层(进出站层、购票层)、2F层(高架站台层、东落客平台)和3F层(高架候车层、西落客平台)共四层。广州南站是中国客运量最大、最繁忙的火车站,客流高峰期间可开行高铁列车1340列。2023年10月6日,广州南站单日到发旅客79.1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33.7万人次,到达旅客45.4万人次。2024年7月1日至7月31日,广州南站到发旅客1847.4万人次,日均到发59.6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933.2万人次、到达旅客914.2万人次。
深圳北站:现代都市的交通明珠
深圳北站是深圳地铁4号线、5号线、6号线的换乘车站。其中,4号线和6号线的车站是高架站,呈南北向,站台位于地上4层,而站厅位于地上3层。高架车站与高铁站房一体化设计,车站被包裹在站房立面之中,在广场上即可看到由站房之中穿行的地铁列车。车站设有两个岛式站台,即两对路轨间各设有站台,分别供4号线和6号线使用,6号线已于2020年8月18日开通。而深圳地铁5号线的车站是地下车站,呈东西向,位于地下一层,是侧式站台,往赤湾和黄贝岭方向需要在站厅层换乘。
杭州东站:江南水乡的现代演绎
杭州东站是集站房、国铁、磁悬浮及地铁于一体的大型交通枢纽,总建筑面积约为32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截至去年,十年来铁路到发客流量达9.4亿人次,日均客流38万人次,稳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二。杭州东站商圈内购物中心月度日均去重客流3万+,自去年6月份开始上升明显稳定至今。
南京南站:古今交融的交通枢纽
南京南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辖下的特等站。车站于2008年1月10日开工,2011年6月28日京沪场和沪汉蓉场、北半部分和站北广场启用,站房南半部分于2013年宁杭客专开通之际同步投入使用(宁安场和南广场于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是联结京沪、沪汉蓉、沪宁、宁杭、宁安、沪宁沿江等多条高速铁路线路的客运枢纽站,也是京沪高速铁路五大始发站之一,并与地铁南京南站共构。车站总建筑面积约45.8万平方米,其中主站房面积达28.15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铁路车站之一。
西安北站:九十年沧桑巨变
西安北站始建于1934年,第一代站房为大屋顶歇山式仿古宫殿建筑,砖墙,琉璃瓦顶,雕梁画栋,中厅纵空,尽显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的西安北站是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日均发送旅客7万余人次,高峰时期发送旅客超过18万人次。
成都东站:西部铁路枢纽的崛起
成都东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车站管辖的铁路车站,是集普速、高铁、地铁、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中西部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成都东站占地面积8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14台26线,设计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为2.4万人次。
武汉站:九省通衢的铁路心脏
武汉站是京广高速铁路、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九铁路、武咸城际铁路、武孝城际铁路等多条铁路的交汇点,是武汉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站房设计以“千年鹤归”为主题,形似黄鹤展翅,寓意着武汉这座“九省通衢”城市的开放与包容。
这些火车站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它们见证了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你打卡了几座?快来分享你的旅行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