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特产创新亮相农交会:小包装枸杞浆等新品广受青睐
兰州特产创新亮相农交会:小包装枸杞浆等新品广受青睐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兰州特产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的包装加工方式,吸引了众多采购商和消费者的关注。从永登七山羊到定西宽粉,再到武威枸杞,这些兰州特产不仅展示了高品质,而且在包装和加工方式上不断创新,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
创新包装与加工方式
在甘肃展销区,会宁生产的小杂粮销售模式也趋向精细化,原本5斤的大包装被拆分成了数十个小袋真空包装,每袋二两,方便熬煮和保存。据销售人员介绍,一般家庭一顿饭的需求量并不大,以前的包装模式,在南方潮湿环境中存在开封后难以保存的问题,现在做成小袋包装,虽然增加了成本、摊薄了利润,却获得了更多的订单和销售量。
在“甘味”馆兰州市展台,销售永登七山羊的永登县天盛园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人员,炖煮了一大锅汤鲜肉嫩的羊肉,扑鼻的香气让人迈不开腿,一众采购商在展台旁排起了长龙。“我们生产的羊肉制品,自备了炖煮调料包,您回家根据口味适当添加食盐,就能做出鲜嫩可口的羊肉汤,保准和您现场品尝的味道一个样!”
新品种开发
“枸杞还能喝?”“定西宽粉不用煮?”“苹果能做成醋和酒?”……在甘肃展区和“甘味”展区,客商和游客的疑惑不时传来。
“我们的枸杞经认真清洗和消毒,直接采取冷压榨的工艺,将鲜果的精华直接提取出来,每一瓶都是满满的枸杞原浆,对于护肝养肾有很好的效果。”来自武威的枸杞加工销售企业负责人介绍道,枸杞的食用方式发生改变后,他们的产品也由传统的红色枸杞向黑枸杞和其他食药同源的农作物领域进军,且由于加工鲜食的独特方式,提高了农业产品的附加值,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农产品质量安全
绿色有机是“甘味”的底色,品质是“甘味”的根和魂。“‘甘味’品牌能走红市场,其中的先决条件是守牢质量安全的底线。”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程江芬说。
在此次农交会上,我省在常规设立“甘肃馆”的同时,又专设了“甘味”地理标志农产品展馆,专门展示展销获得“绿色”“有机”认证的优质农产品。
为确保“甘味”农产品品质和品牌信用,今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甘肃省甘味农产品品牌培育管理条例》,构建起“1+1+N”的政策体系,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持续开展“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聚焦五个方面措施,确保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
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满润说:“近年来,甘肃已制定、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217项,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9个、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6个。其中,对于绿色农产品的认定评判标准非常严格,我们要坚决守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防护线。”
市场前景与反响
正是本着这样“零容忍”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甘味”品牌效益持续提升。在本届农交会上,甘肃展团现场零售农产品231.85万元、网上销售431.51万元、签订意向协议1.75亿元。甘肃展团荣获优秀组织奖、优秀设计奖等奖项,会宁祥泽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的会宁小杂粮等产品获“最受欢迎农产品”大奖。
兰州特产的这次精彩亮相,不仅展示了其高品质和创新性,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甘味出陇”行动的深入推进,兰州特产必将在更广阔的市场上绽放光彩,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