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自我暗示三大法,塑造积极心态有妙招
掌握自我暗示三大法,塑造积极心态有妙招
“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激发内心的力量,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无论是通过语言、行为还是环境的暗示,关键在于持续地给予自己正面的信息,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望梅止渴”的故事广为人知:行军途中,曹操告诉士兵们前方有一大片梅林。大家一听,仿佛梅子已经吃到嘴里,立马不觉得饥渴难耐,行军速度大大加快。这是自我心理暗示的经典案例。
在心理学上,自我暗示是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从而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一种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心理暗示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认知、行为,甚至是身体机能,激发出内心强大的潜在精神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我暗示有三种:
语言文字暗示
一个人如果常常说自己“不开心”,哪怕最开始并没有那么心情不好,说得多了,最后可能真的会变得心情很差。相反,如果一个人经常对自己说“我很优秀”“我很开心”,久而久之就真的可以改变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大声喊出来,还是在心中默念,都是很有效的,而且语句越简短,就越有效果,情感传达得越多,给我们的印象越强。
行为自我暗示
我国田径运动员吴艳妮,在比赛前都会做一个特别的手势,以此来给自己加油打气,这就是一种行为暗示。行为自我暗示比语言自我暗示更直接,更有效。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发现,当人们把一支铅笔咬在嘴里,嘴角上扬、颧骨抬起的小动作,就能令人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微笑、舒展身体、伸伸懒腰、抬头挺胸,这些动作可以显著改善我们的心理状态,让人变得心情愉快。如果对着镜子做这些动作,效果会更好。
环境自我暗示
不同的环境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暗示。比如,图书馆淡雅整洁的背景会让人感到宁静、放松,快餐厅活泼鲜亮的装饰会让人心情愉悦、胃口大开,而会议室简洁庄重的布置会让人心生肃穆之感。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暗示自己,可以在身边多放一些积极的书籍,把房间装饰成暖色调,摆放一些色彩明亮的小饰物,定期收纳整理,添加一些香氛,拿走滴答作响、令人焦虑的钟表等,都可以显著改变我们的心情。
要想让“积极自我暗示”发挥大作用,我们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暗示的技巧:
- 始终要用现在时态
- “我现在很幸福” √
- “我今天一定能成功” √
- 用正面积极的表述方式
- “我再也不偷懒了。” ×
- “我做的非常好!” √
- “没有人能伤害我。” ×
- “我值得被爱!” √
- 语句越简短越有效
- “我能行!” √
- “我很优秀!” √
- 重复,不断重复
- “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是最棒的!” √
- 始终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积极自我暗示是良好心态的一种体现。当遇到很难跨过的阻碍时,不妨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始终相信自己,并坚定不移地执行。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心态,你就成功了一半!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