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甄嬛传》后,陈建斌的戏剧坚守与影视转型之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11: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甄嬛传》后,陈建斌的戏剧坚守与影视转型之路

近日,陈建斌在接受采访时再次谈及他在《甄嬛传》中的经典角色“雍正皇帝”,并分享了他在国家话剧院多年的戏剧舞台生涯。他表示,尽管《甄嬛传》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知名度,但他更享受在戏剧舞台上塑造各种角色的过程。陈建斌透露,每次在国家话剧院的演出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戏剧艺术。此外,他还讲述了自己在戏剧舞台背后的一些趣事和感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和真实的陈建斌。

01

《甄嬛传》:一部让他成名的作品

《甄嬛传》开播13年,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剪辑二创的视频层出不穷,短视频平台上,创作者“奶茶小肥仔”模仿陈建斌的音色,结合《甄嬛传》本身素材改编网络流行歌,源源不断诞生着新的热梗:“嬛嬛,朕emo啦。”“如果让他陪你过冬天,那朕能不能睡中间。”网友因此笑称陈建斌是唯一一个没有唱歌,却有一堆专辑的人。

春节期间,《甄嬛传》火到中国台湾。台湾省八大电视台不间断连播《甄嬛传》,共计五轮直播。在最后一轮直播中,电视台还特意呼应观众的要求,跳过了甘露寺部分剧情。其中,皇上驾崩的经典桥段甚至吸引6.1万人同时观看。

3月10日,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上,陈建斌被记者提问如何看待这部戏十余年后依旧热度不减的情况,陈建斌只说:这是观众的选择。

02

从戏剧舞台到影视圈

在陈建斌看来,对于《甄嬛传》,观众视角与他本人的感受其实有些出入。在某影评平台上,这部剧的评分涨到9.4分,被评价为:这几年看过的最正统的电视剧。对陈建斌来说,这只是他拍过的一部作品,“我对每一个戏倾注的心力都是一样的,但有的受人关注,有些戏不受人关注。每个戏有它们自己的命运”。话至于此,他还是想把自己藏进角色里。

第一次和角色产生连接那年,陈建斌18岁。1988年,高考落榜后的陈建斌无所事事,无意中走进影院,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特吕弗执导的法国电影《最后一班地铁》,一部是姜文主演的《红高粱》。电影看完后,他走出昏暗的影院,外边天光大亮,陈建斌怅然若失:“电影里的人都去哪里了。”姜文让陈建斌兴起了做演员的念头。在陈建斌的少年时代,男演员流行浓眉大眼,念台词也要铿锵有力。直到看到姜文,他意识到:“这个人长得跟我也差不了多少,表演挺生活的,说明我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演员。这事我也能干。”

18岁的陈建斌

1990年,中央戏剧学院和新疆话剧团达成协议,招收新疆班。录取的学生定向分配,毕业后必须回到新疆话剧团。陈建斌迫不及待报了名。面试后,因为没等到录取信息,他还给负责招生的老师何炳珠写了封信:“我今年就20岁了,我清醒地明白,我的一生不能没有艺术,不能没有表演,不能没有这个唯一让我狂热,让我不能自已,让我沉醉,让我觉得生活还有乐趣,让我为它激扬奋发、斗志不渝的东西……”

事实上,陈建斌早已在录取名单上。第一次没招够人,中戏还组织了第二次招生,阴差阳错地招上了陪女友去考试的李亚鹏。这一年,陈建斌终于叩开戏剧的大门。

中戏90级合照前排右三是陈建斌

陈建斌大二那年,孟京辉硕士毕业。他在学校里排练话剧《等待戈多》,主演拉来了胡军和郭涛。陈建斌坐在台下看师哥们表演,脑子里有一句话在激荡,那是导演孟京辉在“导演的话”里写的一句:“我找到了爱你的秘诀,永远作为第一次。”冥冥之中,陈建斌感知到自己与戏剧的联系。

本科毕业后,根据协议,新疆生需要回到新疆。很多人不甘心放弃北京的机遇,把行李寄放在北京,只有陈建斌把所有行李都打包上火车。回去之前,陈建斌生平第一次喝得酩酊大醉。他说:“如果你没有见识外面的世界,你不会痛苦,而你见识了又给你剥夺了,你会很痛苦。”列车载着学生们一路西行,满载着苦闷,看不清前路。

大学时的陈建斌(下排最右)

在话剧团待了没多久,话剧团领导看到学生们无精打采的样子,松了口。所有人都跑回了北京,当起了“北漂族”,只剩陈建斌依旧留在新疆。问他原因,他说:“我要回北京,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回来。”怎么堂堂正正回北京?陈建斌其实也没有章程。那是他最迷茫的一段时间。每天无所事事,女朋友也离他而去,他甚至计划重新开个饭馆,沿着结婚、生孩子的平淡之路走下去。

1995年,老师何炳珠拨来电话,建议陈建斌考研,困顿的未来被撕开一道豁口。备考期间,陈建斌在复习资料上写满自我激励的话,用崔健的歌词鼓励自己:“现实像个石头,精神像个蛋。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彼时还不流行考研,中戏表演系研究生因为没人报名,很久都没有招生。陈建斌捡了漏,连蒙带猜的英语竟也过了线。考上研究生这年,陈建斌25岁。他以为生活终于要奖励他一颗糖了,生活正在蓄势给他狠狠一击。

陈建斌旧照

研究生生活和大学没有太多区别,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挥霍。向外看去,那是日新月异的时代,陈建斌却只能每天泡在图书馆里读剧本,很少有拍戏的邀约。某次,陈建斌收到一个剧组邀请,请他到辽宁拍戏。陈建斌到了片场,想起要跟老师汇报一下,电话接通后,何炳珠却让他回校:“你现在的任务是学习。”何炳珠的爱人、北京人艺导演林兆华在电话那头也不同意,陈建斌急得大喊:“大导,他们给我1万块钱呐!”林兆华劝他:“1万块钱不算什么。”陈建斌想了想,还是选择了辞演。为了理想,他狠心拒绝了现

03

戏剧舞台上的坚持

两年后,他考上中戏表演系的研究生。那段时间,他与孟京辉合作了话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与林兆华合作了《三姊妹·等待戈多》,与赖声川合作了《千禧夜,我们说相声》。

但是演话剧赚不到钱啊,日子依然焦灼。他住在月租800块钱的筒子楼里,口袋中只剩下一千多块钱。一狠心,转身扎入了影视圈。在演戏这件事上,陈建斌严谨得近乎执拗。在剧组,陈建斌导演、灯光、美术都干,什么都要给人建议,常让人觉得他多此一举,费力不讨好。当年,他和蒋勤勤合作《乔家大院》,第一场戏就因为剧本被大幅改动而吃瘪,两人在现场僵持了两个多小时,谁也说服不了谁。

04

艺术追求与多才多艺

作为一个成长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青年,陈建斌身上有着属于文学青年的明显特征。他热衷摇滚乐,不仅爱唱,还自己写歌,比如电影《人山人海》的主题曲《契诃夫来到我身边》,《一个勺子》的推广曲《给那个谁的第一首诗》。对于他的歌手梦,很多好友都不曾看好,李亚鹏曾评价,他唱谁的歌都是新疆的味道。但他自己乐在其中,最近他还写了新电影《第十一回》的片尾曲《三毛钱爱情》。

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陈建斌习惯写诗来表达。他给妻子蒋勤勤写的诗可以集纳成一本诗集,“夜雨寒星过巴山,秋池水满草深深。路上更觉故乡远,轻舟如箭桨勤勤。”“人们若不相爱,我会变成石头。”这些诗句让网友直呼浪漫。

做导演也是陈建斌心中横亘多年的梦,上大学之前,他就开始写剧本,1999年完成了第一个电影剧本《菊花茶》。2014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勺子》获得金马奖。最近,第二部导演作品《第十一回》也收获不少好评。两部电影都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一个勺子》以他的故乡为蓝本,“勺子”是西北方言“傻子”的意思。《第十一回》则在故事中融入了戏剧,两部片子都有的黑色幽默隐含着陈建斌的一贯审美。这其中离不开契诃夫的影响。陈建斌曾提到,他在最失落的时候,曾被契诃夫的的巨作《万尼亚舅舅》所治愈。现实主义、幽默感、诗意,这三点也成为陈建斌对自己作品的要求。

陈建斌常说一句话:“你越是做自己,你对这个世界越重要。”《第十一回》中,陈建斌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信念,要有信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句话不谋而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