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佳状态》读书笔记:如何通过情商实现持续卓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佳状态》读书笔记:如何通过情商实现持续卓越

引用
1
来源
1.
https://readingoutpost.com/optimal/

《最佳状态》一书由情商理论创始人丹尼尔·戈尔曼和心理学教授卡利·查尼斯合著,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培养和运用情商(EQ)来达到个人和组织的最佳状态。本书不仅关注情商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还强调了其在组织和工作环境中的效用,特别适合希望提升个人效能和组织效率的专业人士阅读。

什么是最佳状态?

《最佳状态》的作者有两位,分别是 EQ(情绪商数)之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以及心理学教授卡利·查尼斯(Cary Cherniss)。这本书着重于如何通过培养和运用 EQ,来达到个人和组织的“最佳状态”,并提供了实际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进入这种最佳状态。

这本书除了探讨 EQ 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也强调在组织和工作环境中的效用。整本书有丰富的实例和研究支持,特别适合那些想提升“个人效能”和“组织效率”的专业人士。如果你是一位领导者,还可以从书中学习到如何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提升团队参与度。

最佳状态比心流更值得追求?

我觉得这本书的副标题下得非常好,"超越心流,掌握个人持续卓越的情商"。我自己会从副标题抓出两个关键字,第一个是“超越心流”,第二个是“持续卓越”。

首先,为什么要去超越心流?很多人都在推崇“心流”(flow)这个概念,难道心流还不够好吗?

错了,就是因为心流“太好了”,反而是一个平常很难达成的境界。

心流指的是一种心灵的状态,当你把专注力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感受到一股“浑然忘我的最优体验”。当你面对到一项具有挑战的活动,与自己的技能程度相差不会太过悬殊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就会“完全”被这个活动吸引,不再分心去处理其他无关的信息。

“心流”是我们人生中非常罕见、甚至难以捉摸的事件。白话文就是:可遇不可求

相反的,这本书提倡,我们可以追求一种“掌握度更高”,而且更能“持续维持住”的状态,那就是“最佳状态”(optimal)。最佳状态指的是我们对于自己度过了美好的一天感到满足,而且按照自己设定的标准来看,这一天是有成果的。

也就是说:“最佳状态就是当我们感觉自己在重要的方面做得很好,心情也有助于我们所做的事,而且准备好迎接任何挑战。”最美妙的事情是,最佳状态是一种“每天”都可以达成的状态。这也是这本书提倡的,我们要超越心流,专注在我们可以掌控的最佳状态上面。

当一个人身处在最佳状态下,会展现出源源不绝的能量、有自信、有效率、生产力极高。那么,要如何达到这种状态?照顾好自己的“心情”很重要,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的 EQ。

如何通过 EQ 来达到最佳状态?

书中指出,在许多公司组织当中,几乎每个人都有很高的 IQ(智力商数),所以“工作效能”的高低是由其他的因素所决定的,也就是 EQ 情商的能力:一个人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激励他人尽力做到最好的能力。作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拥有高 EQ 的人,往往更容易达到最佳状态。

书中列举了提高 EQ 的关键活动,比如通过“自我觉察”认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和别人做到彼此尊重。通过“自我管理”,让情绪的表达更加稳定,还能增加别人对自己的信任。通过“同理心”认知别人的情绪,不再害怕冲突,而是相信自己能跟对方一起解决问题。通过培养“抗压韧性”,能够从各种负面情绪当中恢复,相信自己总可以达成目标。

书中提到这些关于 EQ 的活动,都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步骤,逐渐养成的一种能力。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让每一天的心情保持愉悦,更有创造力,将各种障碍视为挑战,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朝着目标持续迈进。

高 EQ 能使我们维持在最佳状态,对所做的事情高度投入,具有更高的使命感与满足感。

在人际关系里给予情绪支持

在平常生活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可以通过发挥 EQ 来达到最佳状态。比如书中有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观察,作者说“比起接受情绪支持,给予别人情绪支持有时候可以让你获得更多。”什么意思呢?我们看一个实际的例子。

你的朋友可能正准备参加一场面试,感到非常紧张和焦虑。你可以发挥 EQ 的同理心去倾听他的担忧,让他感受到他是被理解和接受的。然后,你可以分享自己过去类似经历的正面经验或提供建议,帮助他建立自信。这样做不仅帮助对方减轻了压力,也加深了你们之间的友谊,同时提升了你自己的情绪状态,因为你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

作者指出,“接受帮助”有时会让人觉得自己无能或有缺陷,但是“给予别人帮助”可以加强自己的信心,甚至为生命添加意义。科学研究还发现,帮助他人会启动脑中令人感觉良好的多巴胺回路。

有时候,对别人展现出真诚的同理心就是最好的帮助。而这种帮助,还会帮你维持在最佳状态。

在职场工作中发挥情商倾听

作者强调,EQ 不仅对我们的个人生活有帮助,还对组织和团队的表现有积极影响,帮助我们建立更和谐、积极的工作环境。

比如在职场上,EQ 会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管理压力和人际冲突。以客户服务为例,当面对不满的客户时,员工如果能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的担忧和不满,并表达出诚挚的关心,这不仅能缓解紧张情绪,还可能转化为正面的客户体验。

书中还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在金融产业,高 IQ 的业务员可能很擅长数据分析,但这是不够的。在面对像是寿险或是死亡之类的话题时,他们跟客户沟通的时候反而不太顺利。相反的,高 EQ 懂得倾听、察觉对方情绪的业务员,在这方面反而能跟客户有更好的沟通,他们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也比起其他人来得更高。

我们在职场上可能也需要去说服别人,让别人买单自己的想法。但是成功的说服,并不是强求对方彻底改变想法。而是在对方的心底埋下一个愿意倾听的种子。发挥情商的同理心,清楚听懂对方的问题、体会对方的感受,如此一来,双方才会愿意互相倾听,更有助于事情被顺利解决。

在领导管理时保持情绪稳定

书中指出,领导者可以通过 EQ 来激励和带领团队。例如在一个项目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的时候,领导者如果能展现出冷静和信心,并通过鼓励和支持来减轻团队的压力,这能大大提高团队的士气和效率。相反的,如果领导者用的是辱骂、指责跟威胁的方式,反而会让员工距离最佳状态越来越远。

书中有一句话非常有意思:“比起和蔼可亲,员工更容易回想起老板对他们粗鲁或生气的时候。”因为人类的大脑会更加强烈地记住生活中出错的事情,而不是让我们心情变好的那些事情。一个 EQ 低落的老板会降低员工的投入程度、满意度,以及整体的心理状态。

整本书看下来,我觉得身为企业领导者,最宝贵的能力就是“让情绪保持稳定”的能力。并不是说你不能发怒,而是不要演变成“失控的言语攻击和威胁”;也不是说你不能沮丧,而是不要演变成“失控的咆哮”。我们仍然可以表现我们的情绪,只要是在可控和稳定的范围内就可以。

当一个领导者懂得稳定自己的情绪,就更能够达成有效的沟通、听取客观的意见、做出正确的决策。无论是在个人关系、职场还是领导岗位上,高 EQ 的人往往能更有效地处理情绪问题,激励他人,并创造积极的互动环境。如此一来,更有助于整个团队达到最佳状态。

后记:设法做到最好

总结来说,《最佳状态》这本书让我们全面认识到,情商的“终极目的”是要帮助你自己和他人进入并保持在最佳状态。我们不需要苛求自己每一天都要达到巅峰状态的心流体验,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每一天都藉由 EQ 来维持自己的最佳状态。

回到我从书本副标题抓出来的第二个关键字“持续卓越”,就像作者所言:“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维持在巅峰,但我们可以一直设法做到最好。”我们可以一直通过 EQ 来觉察自己的情绪,并且妥善管理自己的反应。我们也可以一直通过 EQ 来认知别人的情绪,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还可以通过 EQ 来激励自己,让自己专注于真正重要的目标。

我们追求的不是什么登峰造极的里程碑,而是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保持最佳状态、持续卓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