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最新研究:长期饮酒无益健康,每一滴酒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柳叶刀》最新研究:长期饮酒无益健康,每一滴酒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一传统观念,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认知中根深蒂固。然而,最新研究结果却彻底颠覆了这一说法。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发表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死亡风险,包括肝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这一发现进一步强调了酒精对人体的全面危害,提醒人们重视饮酒对健康的潜在风险。
研究发现:每一滴酒都增加风险
2023年11月,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发表了一项涉及51万国人喝酒的大数据研究。这项研究彻底粉碎了很多人“适度饮酒有益健康”“微醺更健康”的妄想。
研究收集了2004-2008年期间从我国十个不同城乡地区约51万人的数据,他们年龄在30-79岁之间,其中男性约21万人,女性约30万人。在随访的12年间,一共约有5.6万人死亡(男性约3.2人,女性约2.4万人),其中约2.3万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约1.7万人因癌症死亡,二者共占72.5%。
研究证实:酒精摄入量与死亡以及死于酒精相关癌症、肝病、心血管病风险呈一致的正相关关系。酒精摄入量越高,死于酒精相关癌症、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越高。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死亡以及死于心血管病、癌症、肝病的风险。
去掉干扰因素后发现:每周多摄入100克酒精的男性,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增加15%、因肝病死亡的风险增加31%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此外,因与酒精有关癌症死亡的风险增加12%。
长期饮酒的多重危害
长期饮酒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伤害:
肝脏损伤:酒精在肝脏中代谢,产生的乙醛对肝细胞具有毒性,长期摄入会导致肝细胞发炎和坏死,进而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重庆市肿瘤医院肝胆肿瘤外科主任医师邓和军表示,酒精大部分是在肝内进行代谢的,酒精对肝脏的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最后导致肝癌的发生其实只需要四步。
心血管疾病:长期大量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高血压、心肌病和中风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耿硕表示,酒精会使骨骼中钙、镁等矿物质流失,从而导致骨骼变脆。饮酒越多,骨骼的危险就越大。想要保护骨骼,要限酒或戒酒。
神经系统损害:酒精会影响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认知功能下降。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其他器官损害:长期饮酒还会对胃部造成伤害,导致胃黏膜损伤、炎症、溃疡甚至出血。此外,酒精还会影响骨骼健康,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
专家观点:最健康的饮酒量是零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指出,一直以来“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都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营养学界也倡导对健康最佳的选择就是不喝酒。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冯翔副教授也表示,从营养角度来看,不管是红酒、白酒或者其他酒类,其所含酒精所带来的危害或风险远大于所谓的“益处”。
世界心脏联盟发布的简报明确指出,大约有230种疾病与酒精有关,其中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肝、胃、乳腺、结肠等器官疾病,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还有结核病、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饮酒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尤为明显。简报中分析,与不饮酒的人相比,适量饮酒的人患心力衰竭风险高1.09倍,患冠状动脉疾病风险高1.06倍,患致死性高血压疾病风险高1.24倍,患中风风险高1.14倍。
综上所述,最新研究和专家意见都明确指出,酒精对人体健康存在全面而深远的危害。为了维护自身健康,建议人们尽量避免饮酒。如果无法完全戒酒,也应严格控制饮酒量和频率,以降低对身体的损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生活,远离酒精带来的各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