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空心敌楼与文字砖:戚继光如何重塑八达岭长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空心敌楼与文字砖:戚继光如何重塑八达岭长城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01329
2.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10/doc-ineenauc2446669.shtml
3.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Iqjsn8oSuT?device=amp&device=amp
4.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J2Ov49eCkU
5.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46bf59e4b01a918555c623.html
6.
https://kingenta.com/index/culture/detail.aspx?dd=1012
7.
https://www.beijing.gov.cn/renwen/bjgk/yqgk/yqfy/202407/t20240731_3763977.html
8.
http://www.saihanbapx.com/dameifengguang/184.html
9.
https://www.wukongsch.com/blog/zh/the-great-wall-of-china-post-27480/
10.
https://heb.hebei.com.cn/system/2024/05/01/101314991.shtml

戚继光,这位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将,在长城的修筑史上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加强了墙体的厚度和高度,还增加了许多敌楼和烽火台,使得八达岭长城不仅外观雄伟壮观,而且防御功能大大提升。戚继光督造的八达岭长城至今仍屹立不倒,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杰出代表。

01

戚继光与长城:从抗倭名将到边防重臣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他出生于一个武将世家,自幼便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到浙江义乌,招募义乌兵,训练新军,开始了他的抗倭生涯。在浙江,他创立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单位,长短兵器结合,灵活多变,屡败倭寇,被誉为“戚家军”。

隆庆二年(1568年),戚继光被任命为蓟镇总兵官,负责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的防务,镇守范围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全长1200里。此时的明朝北部边防形势严峻,蒙古俺答汗部屡次南下侵扰,长城的防御功能亟待加强。戚继光上任后,经过巡视发现,原有长城低矮单薄,不少地方已经倾颓,防御作用大打折扣。在谭纶的大力支持下,戚继光对蓟镇所管辖的原有长城,普遍进行了改建和重建。

02

创新设计:八达岭长城的防御体系

戚继光在八达岭长城的修建中,进行了多项创新设计,极大地提升了长城的防御能力。

空心敌楼

戚继光最具创造性的设计,莫过于“空心敌楼”。在《练兵实纪》中,戚继光从“军士无所藉庇”“军火器具运送不前”等方面说明了修筑空心敌楼的重要性。于是,一种“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的新式长城建筑推行开来。这既解决了守边士兵寒来暑往之苦和军事物资贮运之难,也打造了“贼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的攻防优势。

障墙与支墙

在长城的低矮处,戚继光加高城墙;在高峻处,修建敌楼。此外,他还加修了障墙、支墙、挡马墙等防御设施。障墙是在城墙之上紧依外墙建筑的小横墙,每堵高2米,宽1.5米,墙上设有瞭望孔和射孔,排列成一道道掩体。这些设计使得长城的防御体系更加完善,能够有效阻挡敌人的进攻。

03

管理创新:文字砖与责任落实

戚继光在长城修建中还推行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他借鉴了古代的“物勒工名”制度,在长城修筑中广泛使用文字砖。文字砖在蓟镇长城并不罕见,得益于精湛的烧制技术,文字砖质地细密,呈均匀青灰色,抗风化腐蚀能力很强,而烧造前在砖坯上以印模留下修筑年份、单位,不仅留下了功绩,在当时也成为落实责任的有效手段。

这种“问责制”,在长城修筑史上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文字砖的出现。文字砖在蓟镇长城并不罕见,得益于精湛的烧制技术,文字砖质地细密,呈均匀青灰色,抗风化腐蚀能力很强,而烧造前在砖坯上以印模留下修筑年份、单位,不仅留下了功绩,在当时也成为落实责任的有效手段。

04

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戚继光督造的八达岭长城,不仅在军事防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八达岭长城全长23公里,1958年,这里作为万里长城的代表,第一次对国内外游客开放。每年,这里都会迎来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毛主席的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至今仍是旅游界无法逾越的最佳文案。

八达岭长城的建筑特点和防御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工程的智慧。它不仅是一座军事防御工程,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精神的象征。戚继光的创新设计和严格管理,使得八达岭长城成为了中国长城中的精华段落,至今仍屹立不倒,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沧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