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慰老师&卡巴金博士:正念冥想的权威指南
徐慰老师&卡巴金博士:正念冥想的权威指南
正念冥想,这一源自佛教禅修的概念,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成为了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心理修炼方法。它倡导我们以一种有意识的、非评判性的态度去觉察和体验当下的每一刻。当我们沉浸在正念之中时,我们不再被过去的回忆或未来的担忧所困扰,而是全神贯注于此刻的呼吸、身体感觉、思维波动以及周围环境的一切细节。
正念冥想的权威指南,当属徐慰老师的《正念心理学》和乔·卡巴金博士的正念减压疗法。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也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徐慰老师的《正念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徐慰老师的《正念心理学》一书,从正念迈入心理学领域的历史发展脉络讲起,系统地介绍了正念的概念、理论和机制。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正念的成分与测量方法,还对比了正念与其他形式干预的区别,澄清了关于正念的疑惑和争议。
在应用层面,该书分别从临床和非临床领域讲述了正念的具体应用。临床领域包括对躯体症状患者的效果、负性情绪的改善、成瘾行为的治疗、心理创伤的缓解、进食问题的改善以及对睡眠的作用。非临床领域则涵盖了正念在提升领导力、体育运动、幸福感、浪漫关系以及特殊职业中的应用,甚至探讨了正念与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关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专门讨论了正念练习的潜在风险,提供了避免风险的注意事项,确保读者在实践中的安全。全书内容详实,逻辑清晰,既适合初学者入门,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实践者深入学习。
读者评价指出,这本书虽然内容详尽,但略显冗长,建议读者在阅读时保持耐心。正念冥想的实践,往往从简单的冥想开始。我们静静地坐下,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气息在鼻腔中进出的感觉。随着呼吸的深入,我们开始逐渐觉察到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仿佛进行一次全身的身体扫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去评判身体的任何感受,无论是舒适还是不适,只是单纯地体验和接纳。
卡巴金博士的正念减压疗法:从临床实践到科学研究
乔·卡巴金博士是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的开创者。他在新书《觉醒》中,再次围绕正念的深层含义和价值,带领读者入门正念,走向个人觉醒并感知生活。
卡巴金博士指出,我们正在陷入社交网络带来的复杂影响中,很多时候人们渴望拥有更多,却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感受。正念则是帮助我们回归生命本真的一种简单、易学的方式。书中罗列了多种冥想、瑜伽等培养正念的方法,引领人们通过视觉、听觉的逐步练习,学会“暂停、觉醒”并进入到“平和、无为”的正念之中,去洞见、感知创造力,重新审视自我的惯性并从中找寻新的可能性。
正念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全然直面生活中所带来的真正的挑战。无论是愉悦、中性还是痛苦,都能够有勇气和力量去拥抱生活中本就存在的一切。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这本《觉醒》来重新向内审视并理解自己的全貌,在日常生活的练习中去掌握正念所带来的疗愈、转化和自由,活出真实而快乐的生活,走向探寻世界完整性的旅途。
科学研究也证实了正念冥想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正念冥想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已显示出一定的潜力。正念冥想强调通过专注和觉察当前的经验,培养对内心和外部环境的全面的、非评判性的觉察。过去的研究表明,正念冥想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已显示出一定的潜力。例如,基于正念的干预措施在治疗慢性疼痛、改善抑郁及焦虑症状以及减缓心理压力和增强幸福感水平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实践指南:如何开始你的正念冥想之旅
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找一个不会被打扰的地方,可以是家里的一个角落,或者任何你觉得舒适的地方。
设定时间:初学者可以从5-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20-30分钟。
采取舒适的姿势:可以盘腿坐,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关键是保持脊柱挺直,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
专注于呼吸: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气息在鼻腔中进出的感觉,注意胸部和腹部的起伏。
身体扫描:从头到脚,逐渐觉察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不要评判,只是单纯地感受。
接纳一切感受:无论是舒适还是不适,都以开放、好奇和不评判的态度去观察和体验。
结束冥想:时间到了之后,慢慢睁开眼睛,感受一下冥想前后的变化。
正念冥想的力量在于它能帮助我们从惯性又无知无觉的状态中觉醒。当我们不再被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担忧所困扰时,我们便能更加专注于当下,更加珍惜和享受生活的每一刻。同时,正念还能提高我们的自我觉察能力,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加宽容和接纳自己。
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实践者,跟随徐慰老师和卡巴金博士的指导,你都能在正念冥想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