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培训聚焦专业成长:中山三名师传授成功经验
新教师培训聚焦专业成长:中山三名师传授成功经验
近日,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成功举办了2022级中学英语新教师培训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路径探讨”,邀请了在公开课、大赛、科研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年轻教师分享经验,为新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机与路径
中山市第一中学的贺计伟老师以“多元路径赋能英语‘新’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从三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机:贺老师强调,教师的成长动力源自内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自我提升的渴望。他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如何将这份热爱转化为持续学习和创新教学的动力。
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贺老师提出,教师的成长可以概括为“目标设定+持续学习+反思实践”。明确的目标是方向,持续学习是动力,反思实践则是提升的关键。他鼓励新教师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来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路径:贺老师建议新教师要多渠道提升自己,包括参加各类培训、参与教学研究、开展课堂创新等。同时,他还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新教师积极加入教研组,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学习。
思维品质培养与课堂教学实践
来自中山市第一中学的吴玉珍老师则从思维品质培养的角度,分享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推动专业发展。她强调,思维品质是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关键,而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互动则是培养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吴老师以自己设计的两堂公开课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独立观点和采用支持性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她指出,教师需要不断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驱动力。
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佛山市顺德区的彭芙蓉老师带来了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前沿分享。她从个人省赛获奖的经历出发,详细介绍了AI技术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彭老师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AI在个性化学习、智能评估和教学资源生成方面的巨大潜力。她强调,教师需要拥抱新技术,将其作为教学的有力工具,而不是替代品。通过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
新教师的职业规划建议
结合三位老师的分享,对于新教师来说,职业规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明确职业定位:作为英语教师,既要深耕语言教学,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同时,还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将AI等新技术融入教学实践。
持续提升教学能力:通过参加培训、观摩优秀课堂、参与教学研究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要注重反思和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关注英语教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尝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可以通过撰写教学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拓展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了解全球英语教学的最新动态。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关注个人成长与发展: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和培训活动,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平衡工作与生活: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身心健康。可以通过参与文体活动、社交活动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新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学习和不断提升的过程。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拓展国际视野、关注个人成长、平衡工作与生活,新教师们一定能够在教育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