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独生子女家庭一定要立遗嘱!而且一定要“加一句话”!猜猜是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独生子女家庭一定要立遗嘱!而且一定要“加一句话”!猜猜是啥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A8CVLN0552NSON.html

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遍。然而,即使你是独生子女,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父母的遗产都会自动归你所有。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如果没有遗嘱,遗产可能会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给其他亲属,甚至可能归国家所有。因此,立遗嘱不仅是对父母意愿的尊重,也是对家庭财产的保护。

说到独生子女,大家都会想到小公主,小皇帝,好像自己家里面有皇位要继承一般。但是,立遗嘱也是个技术活,父母要是不立或者立得不好,这皇位可就不是一个人继承了。
因此,独生子女家庭一定要提早立遗嘱!而且一定要上这么“加一句话”!

一、遗嘱的重要性
在没有遗产的情形下,我国《民法典》也规定了对财产的继承程序。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夫妻、孩子和父亲。
而假如第一顺序继承人并不存在或放弃遗产,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即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也有权继承。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孩子不但包含了婚生子女,还包含非婚生子女、已领养的孩子和具有监护关系的继孩子。
同时,双亲亦分为亲生父母、领养双亲以及有养育关系的继双亲。兄终弟及分为完全血缘的兄终弟及、半血缘的兄终弟及、养兄姐弟和有养育关系的继兄终弟及。

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的父母在继承发生后去世,其兄弟姐妹并没有继承权。
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均已去世,且没有其他法定继承人,那么他的遗产可能会归国家所有,或用于公益事业。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即使没有法定继承人,依靠被继承人生前抚养的人也可以酌情分得遗产。而现行的继承法并未对子侄、外甥等旁系血亲的继承权予以保护,但《民法典》的实施将弥补这一法律空白,使得这些亲属也能在一定条件下继承遗产。
也就是说,在没有遗嘱的情形下,即使你是独生子女,你父母之前也口头上不止说明一次都是你的,从司法上看,你只能继承到部分财产,而不是所有。

并且,如果你父母在遗嘱的最后少加了一句话,声明这是由你个人继承的。那么,之后,你父母留给你的财产,就变成了夫妻的共同财产。一旦家庭出现变故,你的前妻或者前夫,便也有了继承的权力。

二、独生子女家庭立遗嘱的重要性
立遗嘱,不仅仅是有一个书面形式,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父母的遗产可以依照父母的意愿来分配。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特殊性。

独生子女家庭,指的是在一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这种家庭结构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尤其是00后和10 后之间,独生子女更是常见。

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关系相对简单,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核心。因为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他们往往倾注了全部的爱。自然的,按照老一辈的心意,希望所有的财产都给他的子女的。

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期望和关注往往全部集中在这个孩子身上,期望其能够继承家族的传统和财富。正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虽然独生子女被父母全心爱着,但是也因此承担了更重的责任与期望,包括但不限于赡养父母、继承家业等。
正是只有这一个孩子,能够按照父母意愿成功地把遗产交到子女手中才显得如此重要。

二是现代社会家庭财产的构成的复杂变化。
现代家庭的财产不仅限于以前传统的房产、存款,还扩展到了股票、基金、债券、知识产权等。同时,比特币、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等新型财产形式也开始被纳入家庭财产的范畴。
这种财产种类的多样化带来了财产价值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价值波动的风险,如市场变动、通货膨胀等,父母百年以后管不到财产的管理和规划,那么至少可以管到继承到子女手里是什么样子。
此外,随着离婚、再婚等社会现象的增加,家庭财产的传承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夫妻共同财产制度、遗产税制度、继承法等都对家庭财产的管理和传承产生了影响。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独生子女的父母更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分配不同种类的财产给子女,以保护他们的财产权益。
三是传统继承观念与现代法律的碰撞。

传统继承观念认为父母的财产应由子女全额继承,然而,现代法律对财产继承有着更详尽和严格的规定,而这常常与传统的继承观念发生冲突。
例如,现代法律中的夫妻共同财产制度规定,子女继承的财产若在他们婚后获得,可能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配偶也有权分割。

此外,如果父母未立遗嘱或遗嘱无效,财产将按法定继承顺序分配,可能包括其他亲属,这可能会损害子女的财产权益。
综合以上三点,在这个社会家庭财产不断被复杂化的今天,留一份遗嘱的重要性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讲不言而喻。

三、建立一份遗嘱的基本流程
遗嘱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生前对自己死后财产分配意愿的书面表达。它在法律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指导了财产在遗嘱人去世后如何分配,避免了可能的家庭纠纷。

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常常是由遗嘱人亲笔书写或经他人代写、录音、口头表述并由见证人在场的法律文件。
其核心目的是明确遗嘱人在去世后的财产分配意愿。通过遗嘱,遗嘱人可以确保自己的财产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分配,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分配。这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避免因财产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纠纷。
在我国,遗嘱的订立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等法律法规的制约。例如,遗嘱必须是由遗嘱人自愿、真实的意思表示,不能受到胁迫或欺诈。
此外,遗嘱的形式和内容也需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如遗嘱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由遗嘱人签名或盖章。同时,见证人的存在和签名也是确保遗嘱合法性的重要因素。

指定一份遗嘱主要有以下五个步骤。
一是确定遗嘱人的身份和意愿
遗嘱人必须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能够清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遗嘱人需要明确自己的财产分配意愿,并确定遗嘱的受益人。

二是选择合适的遗嘱形式,上文已经说过,再此不再赘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遗嘱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由遗嘱人签名或盖章等。
三是编写遗嘱内容。

遗嘱内容应当明确、具体,包括遗嘱人的身份信息、财产信息、分配意愿等。遗嘱人需要列明自己的财产清单,并说明每项财产的分配方式和比例。同时,遗嘱人还可以指定执行人、监护人等,以确保遗嘱能够得到顺利执行。
四是见证和签名。

遗嘱必须由见证人在场见证,并由遗嘱人签名或盖章。见证人不能是遗嘱的受益人或与遗嘱人有利害关系的人。见证人的存在和签名有助于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五是保证遗嘱可以保存和更新。

遗嘱应当妥善保存,这样可以在之后依据情况随时更改或撤销遗嘱。但需要注意的是,新的遗嘱必须明确撤销或更改旧的遗嘱,并符合法律的规定简写。不然,一份遗嘱的真实性怎样便又要闹上司法鉴定了。
五个步骤走完方才写好了一份合格的遗嘱,当然具体情况因家庭而异,相关问题还是找律师咨询之后再做决定更好。

最后我们要知道,要判定一个遗嘱是否合法和有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遗嘱人必须在立遗嘱时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能否清晰、真实,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是很重要的。其次,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此外,遗嘱的形式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由遗嘱人签名或盖章。
最后,遗嘱的见证人也需要符合法律要求,如见证人不能是遗嘱的受益人或与遗嘱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只有当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时,遗嘱才会被认定为合法和有效。

除此之外,遗嘱人需要了解并遵守我国法律对遗嘱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遗嘱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家庭成员了解并遵循遗嘱的相关法律规定,也是遗嘱是否能保障受益人权利的重要因素。
在某些情况下,在生前让家人知晓遗嘱内容,或许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在财产分配时产生的问题。

还记得在赵某文与赵某鑫的遗嘱纠纷中,赵某文对两份遗嘱的真实性均不认可,认为其中一份遗嘱是在赵某明已经不清醒的状态下书写的。
这种争议需要司法鉴定等手段来验证的案子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不仅有当事人的贪婪,立遗嘱时的疏漏也是问题所在。
结语
遗嘱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财产,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纠纷,并简化财产继承的手续。即使是独生子女,不立遗嘱,也会有别的亲戚跳出来展开一场遗产争夺。所以,不论是父母还是子女,提早把遗嘱的事挂上心头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