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超50岁,海宁这支农民拔河队为何这么牛?
平均年龄超50岁,海宁这支农民拔河队为何这么牛?
在浙江海宁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支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农民拔河队。他们凭借坚韧的精神和团队协作,从村里的业余队伍一路拼搏,最终站上了省级比赛的领奖台。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体育精神的力量,也体现了农村文化生活的蓬勃发展。
在海宁市黄湾镇钱江村,有一支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拔河队,他们凭借实力成为全市的“无敌手”。这支拔河队成立于2020年7月,由10名热爱体育运动的村民自发组成。他们来自钱江村的各个角落,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工人。尽管队员们年龄偏大,但他们对村庄的归属感和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让他们牢牢地凝聚在一起。
“一、二、一,用力!一、二、一,加油!”在高阳山脚下的钱江村文化广场上,响亮的口令四处回荡。队员们在教练的指令下,调整站姿、改变握绳方式,将力量凝聚在一根绳上。他们正在为即将举行的海宁市全民运动会做准备。
“我们钱江村拔河队正在训练,即将代表黄湾参加海宁市全民运动会。”钱江村文化管理员郑董燕说。
自发组建拔河队,第一个月就获得全市第一
2020年7月,钱江村拔河队正式组建成立。队伍由10名热爱体育运动的村民自发组成,他们来自钱江村的各个角落,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工人。大家虽然忙于工作和农活,但对村庄的归属感让他们牢牢地凝聚在了一块。
“一知道村里要组建一支拔河队,我就想一定要参加,然后马上报了名。”年过六旬的拔河队老将曹金良笑着说,他的率先加入,为拔河队树立了榜样。
面对生活与训练的双重挑战,队员们展现出了高度的团队精神。“我们大多数队员都上白班,为了不耽误训练,每个人都努力调整时间,克服困难,将晚上的时间空出来训练。”曹金良分享道。
“只要在群里面通知训练,他们没有一个人请假,都准时到,积极性都非常高。”郑董燕感动地说。
拔河比赛,不仅是一场力量的较量,更是对团队协作能力的深度考验。“刚开始,我们不懂技巧,一左一右站位,盲目出蛮力。”曹金良说,后来大家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成绩无法提高,一定要请一位教练来指导。
钱江村位置偏远,在海宁东南角,从哪里请教练?有队员认识在尖山企业正泰新能工作的方红兴,他喜欢运动,还曾是体育老师,提议可以请他来当教练。
方红兴一口答应,他来到拔河队之后,首先对队员站姿和整体队形布局进行了调整。“站姿”统一调整为绳于腰间,双脚与肩平齐,半蹲姿势发力;“站位”也从之前的左右交错排列改为单侧排列;并依据队员的体重与身高分布力量点,“前段为发力点,尾部为稳固点”,中段以四女一男的形式进行排布。
原来拔河还有这么多技术点,经过教练的排布,钱江村拔河队的实力显著上升。
在成立的第一个月,这支平均年龄超50岁的钱江村拔河队以坚若磐石的毅力和默契无间的配合,在2020年7月18日举行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海宁预选赛冠军赛上大放异彩,斩获比赛桂冠。
农村拔河队站上省级领奖台
这个冠军,如同一剂强心针,让队员们士气高涨,也瞄准了接下来的省级赛事。
“听我口令,在同一个点同时发力是制胜的关键一环。口令‘一’代表稳绳,口令‘二’代表发力。来,走!”随着方红兴的口令一下,绳索瞬间绷紧,前面还有说有笑的队员们,马上安静下来,专注做好自己位置的任务。
“之前的我们,就像跑接力赛,每个人接过棒完成自己的任务即可。而在教练的指导下,我们就像一条坚韧的纽带,每一环都汇聚了集体的力量。”曹金良言语中满是对教练的信任和感激。在教练的指导下,拔河队开始抠细节。队员们从基础动作认真学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掌握拔河比赛的各个技巧和战术,不仅加深了团队的默契配合,还提升了队伍整体的拔河技巧。
2020年10月15日,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北部分站赛拔河比赛上演,钱江村拔河队代表海宁出赛。
“起绳,拉紧!”随着一声哨响,麻绳被瞬间绷紧。“头绳”队员呐喊一声后,全队迅速向后倾斜,屏住呼吸、闷声发力,整齐划一地向后拔,将力量凝聚上一根绳上。经过激烈比拼,钱江村拔河队获得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浙北部分赛站亚军。
“浙北第二!”队员们不敢相信,才成立一年的队伍接连获得了好成绩。随即,大家也向全省总决赛发起冲击,训练更加刻苦了。
“为了我们团队、钱江村的荣誉,我们必须努力!”曹金良坚定地说。此时距离总决赛只有一个月的时间,队员们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每三天一次的集中训练。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也在队员的手掌间留下了无声的见证——一道道厚重的老茧。
谈到参加浙江省拔河总决战的征程时,曹金良感慨万千:“在比赛前一个月,我们就进入了高强度的集训期,即使大家工作已经很疲惫了,但是大家还是都准时参加训练,无人懈怠。”
即使双手磨出水泡、摔倒破了皮疼了腰,大家也都咬牙坚持!一次次的动作矫正、力量提升,一次次的大汗淋漓、加油鼓劲……队员们从不松懈,持之以恒!
2020年11月19日,钱江村拔河队来到总决赛的赛场,作为浙江省北部分站赛亚军出征浙江省拔河总决赛。赛场上可谓高手云集,钱江村拔河队打的每一场都是硬仗。哨声一响,队员们咬紧牙关,寸绳不让。“在这场比赛里,我手磨破了皮,但为了团队的荣誉,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曹金良语气坚定,没有丝毫迟疑。凭着一腔热忱和一股韧劲,钱江村拔河队奋力拼搏,荣获第七名的好成绩!
“拔河活动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体育生活,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也增强了全村的凝聚力。”钱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平良说。
钱江村,曾经的穷乡僻壤蜕变成人们向往的美丽乡野,团结拼搏的钱江村人,正手牵手凝聚成“一根绳”,擂起战鼓,撸起袖子,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原文来自海宁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