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血压日:专家提醒血压测量误区,这些细节要注意
全国高血压日:专家提醒血压测量误区,这些细节要注意
今天是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提醒大家,血压测量存在不少误区,正确的测量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血压测量的常见误区
李阿姨是一位高血压患者,最近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家里测量血压一直很稳定,但到社区医院测量时,血压却高达160mmHg。这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指出,血压测量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环境、情绪、测量方法等。常见的误区有:
单次测量:很多人认为测量一次血压就能准确反映血压状况,其实这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每次测量2-3次,取平均值。
姿势不当:测量时坐姿不正确、手臂位置不当等都会影响结果。正确的姿势是坐姿时背部有支撑,双脚平放地面,上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袖带不合适:袖带过松或过紧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袖带气囊应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常规袖带长22-26厘米,宽12厘米。
干扰因素:测量前的饮食、运动、情绪等都会影响血压。建议测量前安静休息5分钟,避免说话、看电视或喝水。
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为了获得准确的血压值,专家建议遵循以下步骤: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优先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因其操作简便且准确性较高。水银血压计需要专业技能,不建议家庭使用。
测量前准备:在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休息5-10分钟,避免运动、吸烟或摄入咖啡因。测压前排尿,减少误差。
正确的测量姿势:坐姿时需靠背椅,双脚平放地面,上臂裸露并置于桌上,与心脏同高。躺姿测压时手臂下垫枕头保持水平。
袖带位置:袖带下缘距肘窝约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两指为宜。
读数记录:首次测量应取双侧上臂血压的较高值作为参考。每次测量间隔1-2分钟,重复2-3次后取平均值。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高血压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
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肾脏损害:高血压是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视力损害:可导致视网膜病变,严重时甚至失明。
性功能障碍:高血压会影响性功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或性欲减退。
专家提醒,即使没有明显症状,高血压也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伤害。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高血压
健康饮食: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指数(BMI)在18.5-23.9之间。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心理平衡: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自己的血压健康,定期监测血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预防高血压,守护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