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体放电模式下的电池ESD实验解析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7: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体放电模式下的电池ESD实验解析

静电放电(ESD)是电子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电池应用中,ESD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甚至安全风险。因此,对电池进行ESD测试是评估其抗静电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将重点探讨人体放电模式(HBM)下的电池ESD实验,详细解析其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评估方法。

01

人体放电模式(HBM)详解

人体放电模式(Human Body Model,简称HBM)是ESD测试中的一种重要模式,专门模拟人体接触设备时的静电放电情况。这种模式下,静电放电是通过人体接触设备的引脚或表面发生的。HBM模型通常涉及一个100pF的电容和一个1.5kΩ的电阻,这两个元件串联后模拟人体在静电放电时的电路特性。

在HBM模式下,静电放电的典型参数如下:

  • 峰值电压:通常在几千到数万伏特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起始条件,但常见的测试水平为2kV至15kV。
  • 峰值电流:HBM放电的峰值电流一般小于0.7A,常见参考值大约是0.6A至0.8A,具体取决于放电电压和其他测试条件。
  • 放电时间:约为150ns至300ns,150ns是较为典型的放电时间。
02

电池ESD实验的具体步骤

实验环境准备

根据GB/T 17626.2《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标准,实验环境应满足以下条件:

  • 温度:15℃~35℃
  • 相对湿度:30%~60%
  •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实验设备准备

使用符合标准的ESD发生器,确保其参数准确。ESD发生器应能产生符合HBM模式要求的放电波形,即100pF电容和1.5kΩ电阻的组合。

实验步骤

  1. 接触放电:将ESD发生器的放电头与电池的测试点直接接触,然后触发放电。注意,单次放电间隔至少1秒,避免连续放电。

  2. 空气放电:将ESD发生器的放电头快速接近电池的测试点,直到放电发生。同样需要保持每次放电间隔至少1秒。

注意事项

  • 在进行接触放电时,必须先接触再触发,确保放电路径稳定。
  • 空气放电时,放电头应快速接近测试点,避免提前触发放电。
  • 对于水平或垂直耦合板的放电,应保持设备距离0.1m,并多次重复试验以覆盖不同位置。
03

结果分析与评估

根据受试设备的表现,ESD测试结果可以分为四类:

  1. 性能正常且符合技术要求;
  2. 功能暂时降低但可自行恢复;
  3. 需人工干预才能恢复功能;
  4. 设备损坏导致无法恢复的功能丧失。

具体到电池的ESD测试,如果电池在测试后仍能正常工作,且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技术要求,则认为通过测试。如果出现功能降低或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并改进设计。

通过人体放电模式下的ESD实验,可以有效评估电池在实际使用中抵抗静电干扰的能力。这对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确保其在各种环境下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