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浮世绘里的日本风情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04: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浮世绘里的日本风情

歌川广重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浮世绘画家,他的代表作《东海道五十三次》不仅是浮世绘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了解江户时代日本风情的珍贵资料。这组系列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全长490公里的东海道沿线53个驿站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成为后人了解江户时代生活的重要窗口。

01

创作背景

歌川广重生于1797年,原名德太郎,是江户时代“定火消”(幕府的消防组织)的低级官员安藤源右卫门之子。1809年双亲相继离世后,13岁的广重继承了一家之主的地位,成为“家督”。广重自幼喜爱绘画,是浮世绘画师歌川丰广的门生。他从丰广那里获赠“广”字,被赐名为“广重”。1823年,广重将“家督”转让给亲属,1832年又辞去辅佐和监护人之职,全身心投入绘画事业,直到1858年去世,享年62岁。

《东海道五十三次》出版于1833年,共有55幅风景版画,其中包括53处驿站及起点江户的日本桥和终点京都的三条大桥。当时,广重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浮世绘画师,保永堂也是一家实力弱小的新出版商。这对初出茅庐的组合为何能获得成功呢?对此,稻墙朋子介绍道——

“首先在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大约从18世纪末开始,《东海道名所图会》等图文并茂的各地名胜旅游指南陆续出版,人们对旅行的兴趣与日俱增。19世纪初开始出版的十返舍一九的《东海道中膝栗毛》大受欢迎,人们对东海道的关注度大幅提升。”

“在当时的平民百姓看来,广重在描绘东海道沿途的旅行者和风景的同时,还表现了季节、天气和时间的变化。这种新颖的创作方式为名胜主题的绘画作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诗情画意。”

02

艺术特色

《东海道五十三次》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表现手法上。广重善于捕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通过巧妙的构图和色彩运用,创造出富有诗意的画面。

在《箱根 湖水图》中,广重采用了拼接的形式,用绿、蓝、黄、褐等色彩展现出让旅行者饱尝艰辛的箱根山。相比之下,白雪皑皑的富士山只有一个轮廓,寂静地矗立在远处。稻墙介绍道:“广重只用斗笠来表现沿着狭窄陡峭的斜坡向关卡行进的大名一行。画面的视野逐渐开阔起来,芦之湖和富士山随之映入眼帘。整幅画面似乎给人以时间流逝之感。”

在描绘原宿的《朝之富士》中,广重则展现了富士山的雄伟气势。在晨光的照耀下,富士山稳居画面中央,山顶已经超出画面边界。在鹤鸣声中,一位匆忙赶路的女子回过头去推高斗笠,仰望富士山。这幅画形象地展现出人物不愿离去的心境。

03

文化价值

《东海道五十三次》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了解江户时代社会风貌的重要资料。通过广重的画笔,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日本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草津 名物立场》中,广重描绘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姥饼”。这是一种乳房状、外层包裹红豆泥的年糕。据说,战国时代的1569年,佐佐木义贤被织田信长所灭,他将曾孙托付给乳母。这位乳母躲在家乡草津,制作年糕并上街兜售,以此赚取孩子的抚养费。这就是姥饼的由来。

在大津宿的画作中,出现的是“走井饼”。“走井”是“涌出来的清泉”的意思。1764年,人们用茶店的屋檐前端涌出的泉水制作红豆馅年糕,“走井饼”由此得名。它是用薄皮年糕包裹红豆泥制作而成的,外形如同一把剑,这与平安时代一位铸剑师在此铸造名剑的传说有关。

04

历史意义

《东海道五十三次》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不仅记录了江户时代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作为浮世绘艺术的代表作,它展现了日本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日本桥作为东海道五十三次的起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1629年(宽永6年),日本桥被定为五街道(东海道、中山道、日光街道、奥州街道、甲州街道)的起点,成为全国各地物资和人员往来的重要地点。进入明治时代后,日本桥随着现代化浪潮而改变,1871年(明治4年)改建为日本第一座西式铁桥,象征着日本的技术革新。1911年(明治44年),现在的石造双拱桥完工。这座桥随着东京的发展而前进,确立了其作为日本中心的地位。

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不仅是浮世绘艺术的瑰宝,更是了解江户时代日本风情的重要窗口。通过这组系列作品,我们可以穿越时空,感受那个时代的自然风光、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它不仅是一部视觉盛宴,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带领我们深入了解日本的历史和文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