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场新人到作家:一个女孩的自我发现之旅
从职场新人到作家:一个女孩的自我发现之旅
这本书从这一年的春暖花开,写到了盛夏光年。这几年,见证了太多人的悲欢离合、跌落崛起,方领悟到:能好好活着,衣食尚可,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不与他人较劲,已是人间最好的时光。
找到自我价值
和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聊天,她说这几年变化很大,变得没那么封闭了,整个人状态很舒展也更积极。许是因为这几年,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在下班后通过读书写作和自己对话,不断照见和修行自己。
在一个个深夜,将曾经的孤独、绝望、拧巴、自卑、撕裂,落成一个个文字跃然纸上。很多时候写完一篇长文,不自觉地一抹脸,发现早已泪流满面。文字于作者而言,是理解,是救赎,是黑暗里的那点星星之火,是往后余生里给予勇气的那份懂得和慈悲。
有过很长的一段迷茫和撕裂期。毕业那年南下去了深圳,机缘巧合进入了一家国内顶尖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做着一份不甚喜爱的工作。那时候封闭、内向、寡言,而身边却都是非常优秀的同事,之于他们,就像一粒微小的尘埃掉进了一堆晶莹剔透的珍珠里。
但仍然给自己打满鸡血,虚心请教、努力上进,被所谓的“深圳速度”硬拽着往前跑,一刻也不敢停歇。职场上的努力终于有了一点小成绩。但依然无法坦荡面对自己和他们之间的这种差距,怯怯地始终无法融入这个集体乃至这座城市。
村上春树说过:“要做真正想做的事情时,就像飞机一样,需要长长的跑道。”很幸运的,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写作,并且准备了良久。背负着这种拧巴和内耗独自在这条跑道上走了很久很久才发现:
让我真正开始感到自由和喜悦的,不是吃饭逛街购物,不是交友恋爱,甚至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在保持不断的学习和输出,用文字与作品反哺和强化内心的自我认同时,才真正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但最初发表在自己平台的文章,只敢设置为“仅自己可见”。羞于让世界窥得真实想法,抵触向外界公开文字,也拒绝一切开放式的分享和发言。
其实那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恐惧,本质上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害怕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害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害怕被别人发现短处,害怕被周围人嘲笑;但另一方面,又渴望被认同、被看见、被欣赏。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不断内耗。写了一段时间后,终于鼓起勇气尝试公开写作和投稿,却收到了许多编辑和读者的鼓励。
很幸运地,出版了自己第一本书《所谓优秀,不过是和自己死磕》,好评不断。在这本书里写到过:“活成自己生命里的那道光。”那时希望成为的那道光,首先是能把自己照亮。不是多么伟岸的那一束,而是小小的,温柔且坚定,永远肯定自己存在的意义。写作输出让自己更能好好看清楚自己,看清楚这个世界。这些年几乎所有的快乐、自由和成就感,甚至是从心底慢慢生长起来的自信,都是写作带来的。
我要写到80岁。
当下的状态
庆山在《月童度河》里说:“真正的生活是,认真做好每一天分内之事,不索取无关的远景。不纠缠于多余情绪和判断。不妄想,不在其中自我陶醉。不伤害,不与自己和他人为敌。不表演,也不相信他人的表演。”
现在的作者,已经能坦然面对自己的软弱、无知和胆怯,接纳自己性格里缺陷的部分,同时也明确自己身上的优点,不用别人的肯定也能知道自己的好。更多地将目光收回到自己身上,专注和坚持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比起结果更享受过程。
懂得了真正的爱自己——不是用买买买来犒劳辛苦工作的自己,而是不再从内在消耗和磨损自己。就是正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一切,不被外界的评价和别人的光环捆绑,把影响自己命运走向的选择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遵循内心去做选择,对自己诚实,并勇敢地承担自己的选择带来的一切结果。
开始尝试着以前无论如何也不敢做的事,比如拍视频,比如做直播,比如讲课和做分享,试着主动和同频的人链接,交知心的朋友。上次在一个百人社群里鼓起勇气分享了困扰自己多年的自卑心结,以及如何走出来的故事,分享一路走来的感受和行动,得到了很多人的暖心共鸣和鼓励。
你看,成长永远不会只有一种样子。高敏感的性格特质让自己敏锐捕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和潜力,发掘,看见,然后自我肯定,以文字呈现。而以往的那些苦难、迷茫和艰辛的时刻,就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成为了一份礼物,它让作者相信:
认真生活,努力尝试,就总能找到生活藏起来的糖果;而坚持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反过来拥抱。那一刻,突然原谅了以前那个总是犯错和不够勇敢的自己。
人生的顿悟
人生过半才恍然大悟的一个事实是:
我们年轻时应该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的天赋热爱上面,而不是盲目地去卷工作经验和学习所谓的技能。这会让我们足够地了解自己,就能在内心中建立起对自我的评价体系,形成自己相对比较清晰和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做到不被主流的价值观裹挟,不为了回应社会对自己的期待而放弃做自己,就会少很多内耗和拧巴,活得更清明。
这世界盛大灿烂,没人规定人人都必须长成玫瑰才算成功,只要你喜欢,你可以长成雏菊、郁金香、茉莉,甚至是路边迎风绽放的小野花。所以现在的作者觉得,想做什么,马上去做就好了,你可以决定自己的任何一种样子。人生不能等什么都准备好了才开始。很多时候,等待就是一种遗憾。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并不是一句不痛不痒的鸡汤,只有一次的生命,当然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活。请记住,你只活一次。你自己的人生,只要给自己交代就好了。失败了没关系。被人打击没关系。得不到认可也没关系。重要的不是做成了什么,而是你有没有去做。人生从来没有无用的经历,只要我们一直走着,天一定会亮。
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35岁之前,一直追求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而现在,是自己喜欢的样子。比起18岁满脸胶原蛋白的少女时代,更欣赏现在自己身上的亮度、暖泽以及很难在少女身上看到的那份释然和坚定。
终于,慢慢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从容,笃定,心有热爱,不停止自我探索,无所畏惧地静静生长,以自己的节奏。这本新书的书名叫《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很喜欢这个书名,有一种坚定自我的力量和温柔诗意的浪漫。
这句话讲的不是爱情,而是人生。“星河”在这里就象征着人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星河,都能发自己的光,都有滚烫的自我、梦想和追求。只是很多时候,这些自我、梦想和追求随着岁月俗事隐入尘烟,渐行渐远。而这个书名就是想鼓励你,保持对自我的探索,生活的热爱和梦想的追求。
这本书想告诉你的是,这烟波浩渺的一生,唯有自己才是这仓皇人生里唯一不变的守望,能陪你到最后的人也只有你自己,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去拥抱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已经很好很好了。星河依旧滚烫,你就是你温暖的人间理想。“人间理想”可以具体为一个你想成为的人,一件你想做成的事,一个你想达成的成就。所以这句话也是一种温暖且有力量的祝福:
“理想”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怀抱滚烫的热情与希望,你本自具足,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做成任何你想做的事,取得任何你想达成的成就。在这本书里,没有什么大人物成功的旷世心法,有的只是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最接地气地铆足劲儿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努力追寻热爱,活出那个喜欢的自己
读完后你会发现,比起得到他人的认可,自我的认可显得尤为宝贵,而最优秀的生活状态,不是仰望别人,而是把自己活成一道风景。新的一年,希望我们都可以更爱自己,在自己的星河发自己的光,以更加从容的心态,去承接现实的一切可能性。也希望大家,年复一年,年赴一年,年富一年。
2024.12.01 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