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推动科技创新,全球半数高端柔性屏源自成都
成都市推动科技创新,全球半数高端柔性屏源自成都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不断深入,成都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再度成为焦点。从生态建设到产业创新,成都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2025年1月9日,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俊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2020年以来,成都围绕性价比高和技术创新的目标,全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和经济转型,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成都的城市定位强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以有效应对城市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在过去五年中,成都的城市治理现代化取得了显著进展,建设了1556座公园,9200公里的绿色道路,以及1275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地,市民们不仅能享受到美丽的自然环境,还可以在高品质的生活中获得幸福感。
而在产业创新方面,成都在过去几年中通过科技引领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市共聚集15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149家上市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爆发式增长。目前,成都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1.45万家,国家级产业集群增至12个,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更令人振奋的是,全球近一半的高端柔性屏都出自成都,充分体现了成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曹俊杰还特别指出,成都市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195个智慧应用场景的高效运作,确保了城市管理的高效和稳定。通过建立一个覆盖广泛的网格系统,成都实现了对城市管理的全方位监控,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
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成都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高效的市政管理与优美的生态环境相结合,塑造出一个更加宜居和富有活力的城市,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动力。
曹俊杰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未来成都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得以展现。成都市将以实际行动欢迎更多的人前来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体验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
总的来看,成都的成功不仅是科技与产业的结合,更是城市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有机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成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成都不仅要持续促进经济发展,更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并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助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