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一座城市的三线记忆与精神传承
攀枝花:一座城市的三线记忆与精神传承
2024年1月11日,一场特别的主题宣讲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和“两弹一星”梓潼纪念馆的四位讲解员,以“赓续三线精神·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拉开了《复兴文库》专题系列讲座之三线建设全国巡讲的序幕。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
这场宣讲活动的背后,是攀枝花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中期,面对紧张的国际形势,党中央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攀枝花,这座位于川滇交界的小城,因丰富的铁矿、钒钛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被选为三线建设的核心区域。
1965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怀揣着“好人好马上三线”的豪情壮志,奔赴这片荒凉的土地。他们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简陋的生活条件,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建设奇迹。
在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斑驳的工具,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博物馆内,一面巨大的浮雕墙格外引人注目,上面雕刻着无数建设者的形象。他们中有工程师、技术员,也有普通工人和民兵。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汇聚于此,用汗水和智慧浇筑起一座座工厂、一条条铁路。
在三线建设者的努力下,攀枝花从一个荒凉的小县城,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1970年7月1日,攀枝花钢铁厂炼出了第一炉铁水,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大型钒钛综合利用基地的诞生。这一成就不仅填补了我国钢铁工业的空白,更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如今,三线建设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其精神却在攀枝花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走进攀枝花的大街小巷,你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城市气质。这里的志愿者服务无处不在,从交通劝导到社区帮扶,从环境保护到文化传承,处处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三线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
在城市治理方面,攀枝花也充分体现了艰苦创业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面对“先生产、后生活”的历史遗留问题,攀枝花市政府积极创新治理模式,通过“六大专项治理”行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同时,攀枝花还建立了“四级联动”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全国巡讲活动,正是这座城市精神传承的生动体现。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三线建设的历史和精神得以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激励着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攀枝花正以三线精神为引领,续写新时代的发展篇章。这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