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特雷斯发声:西藏地震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古特雷斯发声:西藏地震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7日发表声明,对中国西藏定日县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表示沉痛哀悼,并表示联合国随时准备提供必要援助。古特雷斯在声明中向遇难者家属致以深切慰问,祝愿伤者早日康复。联合国正密切关注相关灾情,随时准备提供支持。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7日9时5分发生6.8级地震,截至7日19时,已造成126人遇难、188人受伤。这场地震不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切同情。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就中国西藏定日县发生强烈地震向中方表示诚挚慰问,日本首相石破茂向中方致信表示哀悼,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慰问。此外,巴基斯坦、尼泊尔、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越南、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古巴、委内瑞拉、白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阿曼、格林纳达、萨尔瓦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领导人,以及印度、巴西、埃及、阿联酋、土耳其、巴林、伊朗等国外交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中美洲议会议长埃尔南德斯也以不同方式向中方表示慰问。
国际社会的迅速反应和积极表态,体现了全球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团结与互助精神。这也反映出中国在国际灾害救援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在国际灾害救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2004年印度洋海啸到2015年尼泊尔地震,再到2023年土耳其、叙利亚地震,中国民间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中,展现出中国力量。
中国民间组织在海外实施了大量民生项目,其中教育占最大比重,为54.88%,随后是生计有关的项目、健康项目等。这些项目不仅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在尼泊尔、老挝、巴基斯坦、阿富汗、坦桑尼亚、肯尼亚等15个国家的调研结果显示,88.11%的受益民众对中国民间组织持欢迎态度,超过一半的受益民众认为“中国是一个帮助我们的友好大国”。
然而,中国民间组织在国际化进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资金、人力等资源的缺乏,以及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匮乏,都制约着其发展。未来,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工具,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以推动中国民间组织更好地参与全球事务。
面对此次西藏地震,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再次证明,灾害无国界,合作是战胜灾难的关键。中国在国际灾害救援中的角色转变,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为全球灾害救援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构建更加高效、协调的全球灾害救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