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笏园:一座古典园林的现代转型之路
十笏园:一座古典园林的现代转型之路
夜幕降临,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灯火璀璨,人流如织。一场别开生面的古风市集正在这里上演。投壶游戏的欢声笑语,民乐演奏的悠扬旋律,汉服巡游的翩翩身影……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典园林,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
十笏园,这座被誉为“鲁东明珠”的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原为私家园林。园子熔南北方建筑艺术于一炉,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亭台楼阁等景观20多处,书斋、塾馆等大小房屋60余间,布局严谨、疏密有致、小巧玲珑,喻若十个笏板之大,故名“十笏园”。近年来,十笏园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转型为集旅游、休闲、商业、文创于一体的地标性旅游胜地。
文化传承:非遗空间里的匠心独运
走进十笏园非遗空间,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这里入驻了风筝、年画、核雕等18项潍坊市代表性非遗项目,15位非遗大师常年驻守,向游客展示传统工艺的魅力。潍物文创公司的齐俊颖委员带领团队,通过创新研发,把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生活,目前已创作出26个产品系列,近300多款单品,200多个IP形象已注册版权,建立了成熟的民俗工艺品研发、运营、销售体系,让“老手艺”绽放出“新活力”。
十笏园博物馆的对面,一处幽静的四合院便是潍物文创公司,风靡一时的《冬奥会主题年画》就出自齐俊颖委员和“潍物”团队。出于对潍坊本土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齐俊颖委员2015年创建了“潍物”品牌,带领团队通过创新研发,把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的人喜欢非遗技艺,让民间艺术更贴近民生。目前,潍物体验馆团队已创作出26个产品系列,近300多款单品,200多个IP形象已注册版权,建立了成熟的民俗工艺品研发、运营、销售体系,让“老手艺”绽放出“新活力”。
古风活动: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
“花朝节”是十笏园最具代表性的古风活动之一。每年春天,园内都会举办盛大的花朝节庆典,身着汉服的游客与“花神”们一同巡游、投壶、插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今年的花朝节期间,十笏园还推出了风筝簪花DIY、集文创章册等活动,让游客在赏玩的同时,也能亲手体验传统工艺的乐趣。
2024年十笏园“城关好市”城市快闪活动,通过投壶游戏、民乐演奏等古风场景,让市民体验传统文化魅力。此外,漫步在十笏园文化街区内,还能邂逅孔子带领学生现场讲学的儒雅画面,从“打嘎”“杠老根”等潍坊地道趣味游戏中重拾儿时欢乐,还有脆皮青年诊断中心道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百态。每一个妙趣横生的互动游戏,每一个艺术感十足的创意摊位,都让前来参与的市民乐不思蜀。
社会影响:文化创新的国际视野
十笏园的文化创新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也吸引了国际目光。2024年“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期间,来自俄罗斯、荷兰、墨西哥、马来西亚、摩洛哥等国家的15名留学生走进十笏园,亲身体验潍坊非遗和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他们纷纷表示,十笏园的古风活动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
在社交媒体上,十笏园的古风活动也广受关注。例如,潍坊福彩通过“打卡领好礼”活动,吸引跑友和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十笏园相关照片,进一步扩大了十笏园的影响力。
未来展望:古典园林的现代转型
十笏园的成功转型,为古典园林的现代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正如十笏园文化街区政协委员活动中心张同军委员所说:“历史文化是市民的精神家园,最容易引发共鸣、形成共识。我们要发挥政协优势,聚焦挖掘、保护和传承,广泛调研协商、建言献策,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中贡献政协力量。”
未来,十笏园将继续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探索前行,让这座“鲁东明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