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检查要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12: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检查要点

“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检查是预防火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这类场所包括小学校或幼儿园、小医院、小商店、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和小生产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火灾风险高等特点。因此,消防安全检查对于预防火灾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01

“九小场所”定义与特点

“九小场所”是指下列购物、餐饮、住宿、公共娱乐、休闲健身、医疗、教学、生产加工、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储存等场所:

  1. 购物场所: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小商场(商店、市场);
  2. 餐饮场所:额定就餐人数100人以下的小饭店;
  3. 住宿场所:床位数50张以下的小旅馆;
  4. 公共娱乐场所:设置在建筑物首层、二层、三层且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下的小公共娱乐场所;
  5. 休闲健身场所: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下的洗浴、足疗、美容美发美体、酒吧、茶社、棋牌室、咖啡厅、健身俱乐部等小休闲健身场所;
  6. 医疗场所: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院以及床位数30张以下的其他小医院(诊所)、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
  7. 教学场所:床位数50张以下的寄宿制学校和托儿所、幼儿园;500人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100人以下的非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
  8. 生产加工企业:职工总人数50人以下或者设有30人以下员工集体宿舍的小生产加工企业;
  9. 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储存场所: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下的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储存场所。

这些场所虽然规模不大,但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容易存在安全隐患。据统计,近年来,“九小场所”火灾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加强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02

消防安全检查八大要点

  1. 消防安全管理

    • 检查消防安全责任情况,通过查阅台账并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对、询问了解等形式,检查是否开展每日防火巡查、每月防火检查,是否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 检查消防安全培训教育情况。重点通过查阅台账、记录,实抽实测等方式进行,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员工应熟练掌握消防安全“一懂三会”。
    • 检查场所是否涉及多产权多业态场所消防管理责任不清,是否明确共用疏散通道、建筑消防设施等管理责任的情况。重点检查是否明确各方消防安全责任,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消防车通道是否进行统一管理,是否设置影响疏散的分隔设施。
  2. 场所设置要求

    • 检查场所是否设置在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建筑内,或违法储存和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
    • 检查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是否损坏。重点检查防火门外观是否完整,有无破损;防火门是否向疏散方向开启、启闭是否灵活、关闭是否严密;防火门合页、密封件、闭门器等组件是否齐全;观察防火卷帘外观是否完整,有无破损。
    • 检查明火厨房是否与场所其他区域进行防火分隔。
    • 检查电缆井、管道井等防火封堵是否严密。重点检查电缆井、管道井封堵是否到位,电线电缆是否穿管或敷设电缆桥架保护。
    • 检查场所内是否违规设置员工宿舍或违规住人。重点检查人员住宿区域是否与生产、储存、经营等场所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
  3. 消防安全疏散

    • 检查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时应注意,医疗建筑,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必须设置2部疏散楼梯。楼梯间开口宽度大于其周长的四分之一时,不得作为疏散楼梯使用。
    • 检查是否锁闭、封堵、占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门禁系统的疏散出口门应具有火灾时自动释放功能,不需使用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打开,并在门内一侧显著位置设置明显标识。
    • 检查安全出口是否采用平推式外开门。
    • 检查疏散走道、首层疏散外门、室内疏散楼梯的净宽度是否达到1.1米。
    • 检查门窗是否违规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窗(网)、广告牌等设施。
  4. 场所装饰装修

    • 检查是否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夹芯彩钢板违章搭建。重点检查屋顶、围护结构(如外墙)、房间隔墙是否采用彩钢板搭建,双层彩钢板内部的夹芯是否为易燃可燃材料(如聚氨酯材料)。
    • 检查是否违规使用聚丙烯、聚氨酯、塑料绿植等易燃可燃材料进行装饰装修。
    • 检查建筑内部装修是否擅自减少安全出口数量和宽度,增加疏散距离。查阅场所原安全疏散平面图,核对现场安全出口数量,测量安全出口净宽度和疏散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 消防设施器材

    • 检查是否按要求设置灭火器,是否存在压力不足、软管破损等现象。重点检查是否按照每50平方米1具4公斤ABC型干粉灭火器标准配备灭火器,且灭火器总数不应少于2具,压力表指针必须指在绿色区域,喷射软管外观不得有破损。
    • 检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配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照明,是否存在损坏、未通电等现象,是否保持完好有效。
    • 检查是否停用、拆除、遮挡消防设施和疏散指示标志。重点检查消防水泵、火灾报警控制器电源是否关闭;消火栓接口、消防水带、感烟火灾探测器、防火门是否被拆除;室内外消火栓、疏散指示标志、烟感火灾探测器是否被遮挡。
  6. 电气消防安全

    • 检查配电箱(柜)电线连接是否规范,查看是否存在私接乱接电气线路。
    • 检查电线电缆是否穿管保护,是否直接穿越易燃可燃材料。
    • 检查开关、插座直接安装在易燃可燃材料上。
    • 检查照明灯具与可燃物是否保持安全距离,是否采取隔热、散热等措施。安全距离要大于0.5米,小于0.5米的,要落实隔热、散热等措施(灯具上安装隔热棉)。
    • 检查是否随意乱拉乱接电线,是否擅自增加大功率用电设备。大功率电器:挂烫机、电熨斗、除湿器、烘干器、电加热茶壶、电磁炉、热水器、微波炉、咖啡机、电饭煲、电暖器等。
    • 检查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违规在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或场所内等停放、充电。
  7. 用火用气安全

    • 检查取暖设备是否存在使用时未与附近可燃物保持距离且无人员看护。
    • 检查是否违规在营业期间实施电气焊作业。重点检查是否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动火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配备灭火器并清理周边可燃物,会使用消防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 检查使用燃气的部位是否按规定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及燃气紧急切断阀。重点查看可燃气体探测器及燃气紧急切断阀的型号、数量、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8. 初期火灾处置

    • 检查是否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定期开展演练,可通过查阅资料、记录和照片,抽查提问,现场实测等方式进行。
    • 检查员工是否掌握本场所火灾危险性,是否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通过现场询问、实测等方式检查员工是否熟悉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是否会报警,是否会扑救初起火灾能力,是否会组织引导群众疏散逃生。
03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九小场所”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

  1. 易燃、可燃物较多。
  2. 用火用电用油量大。
  3. 建筑不规范,耐火等级低。
  4. 安全责任不落实,管理混乱。
  5. 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6. 消防设施不足,员工逃生能力差。

针对这些问题,应严格落实“七严禁”:

  1. 严禁违规安装电器产品、燃气用具及其线路、管路,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用油。
  2. 严禁使用易燃或可燃材料夹芯板装修、隔断。
  3. 严禁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在外墙门窗设置铁栅栏、广告牌等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4. 严禁在室内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5. 严禁损坏、挪用、圈占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6. 严禁违规设置人员住宿。
  7. 严禁在营业期间进行动火、焊割等有火灾危险性的作业。
04

案例警示

2023年10月29日5时57分,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一便利店发生火灾,造成3人死亡。据了解,着火建筑为7层框架结构,1层为沿街店铺,2层至7层为住宅,着火部位位于1层,主要燃烧物质为家具和生活用品。

2020年2月23日2时58分,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三围社区一沿街手工酸奶店发生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起火原因为商铺二层阁楼东北角处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边可燃物造成火灾。

这些案例警示我们,“九小场所”虽小,但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只有通过严格的消防安全检查和日常管理,才能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05

管理与责任

“九小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应承担以下责任:

  1. 严格遵守消防法规,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实行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2. 按照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定期维修保养,确保完好有效。场所和场所包厢内设置消防安全“三提示”标语。
  3. 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坚持每日消防检查、巡查,及时做好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自查自改。
  4. 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不得在门窗安装固定铁栅栏、广告牌等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结构和用途,不得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保证防火间距、防火分隔、防火分区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5. 加强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安全管理,杜绝违章操作引起火灾。不得私接电线,大功率电器线路应单独穿管敷设。电动自行车不得停在场所内,应远离可燃物停放,不用时电池与车身卸离,充电时间不超过10小时。人走时必须“关火、关电、关气”。
  6. 不得违法违规储存、经营、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7. 除小旅馆外一律不得住人,夜间值班留宿人员不得超过1人,且应住在一层,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8. 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全体员工做到“一懂四会”,即懂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向119报警,讲清失火地点、现场情况、是否有人员被困)、会检查火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9. 严格控制在场人数,并结合实际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开展消防演练。一旦发生火灾,现场工作人员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积极组织,不得贪恋财物重返火场。
  10. 结合场所实际制定具体火灾防范措施,严防火灾事故发生;如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不得使用、营业。
06

公众参与与教育

进入“九小场所”时,公众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注意消防安全,不要吸烟,不要使用明火。
  2. 留意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如遇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广播,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正确、快速、有序地疏散和自救。
  3. 留意消防设施器材、逃生设备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如遇火灾,请正确使用,确保安全。

“九小场所”发生火灾后如何逃生:

  1. 保持镇静,选择正确的逃生路径,切勿盲目、慌张。
  2. 身处火场,应尽快撤离,切勿贪恋财物耽误逃生时机。已经逃离火场的人员,切莫重返。
  3. 逃生时谨记“小火快逃”,发生火灾迅速逃生。要弯腰低姿,呼吸困难时也不要轻易将毛巾拿开。
  4. 火源在上层时,楼梯内若无烟气,可佩戴简易逃生面罩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沿楼梯向下逃生,通过楼梯间时顺手关闭防火门,切勿乘坐电梯。

消防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加强消防安全检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