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面神经炎治疗指南:中西医结合,多管齐下助康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面神经炎治疗指南:中西医结合,多管齐下助康复

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的突然瘫痪。本文将从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到治疗方案,全面解析面神经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一、面神经炎的定义

面神经炎是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者Bell麻痹(Bell’Palsy)。在中医临床中属“口僻”、“面瘫”、“吊线风”、“口眼喎斜”的范畴。

二、面神经炎的病因病机

西医学病因

  1. 病毒感染:休眠的疱疹病毒被激活
  2. 流行性感冒
  3. 非化脓性炎症
  4. 面神经邻近部位炎症
  5. 寒冷刺激:面部受风、气候寒冷

发病机制

  • 血管痉挛导致微循环障碍
  • 神经缺血水肿
  • 髓鞘破坏、脱失
  • 轴突变性

中医发病机制

  • 正气不足,络脉空虚
  • 风邪入中头面阳明脉络
  • 颜面营卫不和
  • 气血痹阻,经脉失养
  • 肌肉纵缓不收

三、面神经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

  • 急性起病
  • 冬春或秋冬季发病率增多
  •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
  • 3-5日达高峰期,1周内可进行性加重
  • 可伴同侧耳部、乳突区疼痛

面神经的解剖结构

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混合神经):

  • 运动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
  • 感觉神经纤维一般感觉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耳后部
  • 鼓索神经支配味觉
  • 镫骨神经支配听觉
  • 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泪腺、唾液腺

面肌瘫痪的具体表现

  • 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眉毛低垂,眼裂扩大,上睑闭合不全,下眼睑外翻
  • 鼻唇沟变浅,嘴角歪向健侧,患侧口角下垂
  • 患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 耳后部、乳突部疼痛
  • 味觉减退,听觉过敏
  • 泪液、唾液腺分泌障碍

查体内容

  • 急性起病,3天左右达高峰
  • 典型的单侧周围性面瘫的症状和体征
  • 排除其他可能的继发原因

四、鉴别诊断

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

特征
周围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
额纹
眼裂
不闭合
闭合
病变位置
核下性损伤
核上性损伤
症状
病损同侧眼裂上、下面肌均瘫痪
病损对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
伴随症状
不伴肢体及舌肌瘫痪
伴对侧肢体瘫痪及舌肌瘫痪
其他
伴舌前2/3味觉及涎液分泌障碍
无味觉、涎液分泌障碍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鉴别

疾病名
体征/症状
鉴别检验
格林-巴利综合症
多为双侧周围性面瘫,伴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莱姆病
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面瘫,伴其他颅神经受累表现,可有发热、头痛、皮肤红斑、关节炎
伯氏疏螺旋体的PCR或免疫检测阳性
肿瘤
进行性面神经麻痹,腮腺肿物,局部疼痛,耳鸣或同侧听力减退
MRI可见肿瘤病灶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常伴其他颅神经麻痹,以动眼、外展、面神经多见
血糖及糖耐量异常
面神经损伤
外伤或手术史
颞骨CT可见骨折或面神经病灶
Hunt综合征
耳廓、外耳道可见疱疹,可伴听力和平衡障碍
血清学确定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滴度上升

五、面神经炎的治疗

急性期(1周内)

  • 药物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早期、足量)、抗病毒药物(早期、联合)、血管扩张剂、脱水剂、神经营养药物
  • 中药汤剂:风寒型用桂枝汤、小续命汤、荆防败毒散;风热型用桑菊牵正散;正虚型用补阳还五汤
  • 物理疗法:超短波、红外线照射
  • 中医治疗:患侧行普通针刺、皮肤针、温针灸、中药敷贴
  • 个人调护:避风寒,使用口罩、眼罩防护,保护角膜

恢复期(1周—6月内)

  • 继续使用神经营养药物
  • 物理治疗:中频、低频脉冲治疗仪
  • 中医治疗:电针、皮肤针、中药敷贴及穴位药物注射、温针灸
  • 表情肌康复训练

后遗症期(6个月以后)

  • 坚持行表情肌康复训练
  • 按摩、物理治疗改善后遗并发症
  • 可考虑行神经移植术

针刺治疗方法

  • 治则: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 穴位: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少阳经腧穴为主。阳白、四白、太阳、迎香、地仓、颊车、牵正、颧髎、合谷。
  • 配穴:面瘫初起加风池、翳风、对侧合谷。皱额困难—攒竹、鱼腰闭眼不能—丝竹空透瞳子髎、睛明鼻唇沟变浅—迎香

皮肤针治疗方法

  • 轻叩患侧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地仓、颊车、牵正,局部微红为度。
  • 适用于各型各期。

穴位药物注射治疗方法

  • 取患侧阳白、四白、颊车、地仓,太阳、牵正、下关、迎香、翳风及曲池、足三里,选维生素B12或腺苷钴胺注射液,面穴给予0.2-0.3ml/穴,体穴给予1-2ml/穴。每次取2-3穴注射,隔日一次。
  • 适用于各型各期。

中药敷贴治疗方法

  • 取患侧太阳、颊车、地仓、颧髎、牵正、下关、阳白等穴。
  • 将马钱子锉粉末,撒于胶布上,贴于穴位处,57日换药1次;或蓖麻仁捣烂加麝香少许,取绿豆粒大一团,贴敷穴位上,35日更换1次;或白附子研末,加冰片少许做面饼,贴敷穴位。每日1次。
  • 适用于早期或恢复期。

温针灸治疗方法

  • 适用于风寒型及正虚型。
  • 取颧髎、下关、曲池、三里、外关、合谷等穴,行温针灸,或悬灸面部。
  • 注意防烫伤。

六、面神经炎的康复训练

表情肌康复训练内容

  1. 抬眉训练:上提健侧与患侧

本文原文来自人人文库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