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五年增53万亿,经济复苏下资金流向生变
定期存款五年增53万亿,经济复苏下资金流向生变
定期存款规模激增,折射居民理财新趋势
近年来,定期存款在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中异军突起,成为备受追捧的理财方式。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内,居民定期存款增加了53万亿,达到98.46万亿,增长幅度高达120%。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居民理财观念的变化,也折射出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投资困境。
为何定期存款如此受欢迎?
定期存款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有以下原因:
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自2019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居民收入和就业不确定性上升,人们倾向于增加储蓄以应对未来可能的风险。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二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高达61.5%,相比2019年末上升了15.8个百分点。
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2022年银行理财全面进入净值化时代,理财收益率波动加剧,部分时段甚至出现“破净”现象,这使得一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将资金从理财转向定期存款。
企业投资回报下降: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企业投资回报率下降,许多企业选择削减投资,将富余资金投向定期存款,进一步推升了存款定期化趋势。
定期存款vs其他金融产品:如何选择?
尽管定期存款规模快速增长,但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居民风险偏好开始回升,资金正逐步从定期存款转向其他金融产品。这一趋势在2024年4月首次出现,当月居民定期存款出现了环比下降。
从收益率来看,定期存款的优势正在减弱。目前,市场上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在3%左右,而一些稳健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已超过3%,甚至达到3.5%以上。对于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说,理财产品开始展现出更高的吸引力。
年轻人的理财新选择
在这一轮资产配置调整中,年轻人的表现值得关注。小红书上一位用户分享了自己的理财心得:“从九月开始到12月,不知不觉每个月存进去4000左右也存到16,000了看着一点点钱包鼓起来,很开心 就是一定得强制存起来存定期的180天30天一年都存一点 主要是你放到余额宝不安全,看着里面有钱就想把它花了 还是强制存钱比较安心一点,留几千块够花就行。”
另一位用户则表示:“研三在读 秋招0offer 我这个要去存定期吗 还是都放到债市 最近投的一些债市行情很不错啊 但又怕多多少少还是有风险 有没有高点的利率,不要小众银行哈,”
这些案例反映了年轻人在理财方面的谨慎态度。他们开始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但更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产品。除了定期存款,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稳健型产品也受到青睐。
如何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合理的资产配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应该在不同类型的资产之间进行分散,比如定期存款、理财产品、债券基金等。
风险与收益平衡: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年轻人可以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的配置,而临近退休的人则应更多关注保值型产品。
长期投资:避免频繁交易,选择适合长期持有的产品,比如指数基金等。
持续学习:金融市场不断变化,投资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
定期存款的快速增长反映了居民在经济不确定时期的风险规避倾向。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居民风险偏好开始回升,资金正逐步从定期存款转向其他金融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重要的是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定期存款作为资产配置中的一部分,可以提供稳定的安全垫,但过度依赖定期存款可能会错失获取更高收益的机会。因此,建议投资者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适度配置一些风险可控、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