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宁波职技联手,打造新时代“新工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5: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宁波职技联手,打造新时代“新工匠”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技师学院联合设立“联合培养教学点”,通过“3+2”模式进行职技融通合作办学,旨在打破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的藩篱,培养兼具学历和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技工院校的学历认定问题,也提升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开启了“高职+技师”的新时代“新工匠”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01

“3+2”模式:打破职技壁垒的创新之举

“3+2”模式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技师学院联合培养的核心创新。该模式将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有机融合,学生前三年在宁波技师学院学习,以技能培养为主,同时兼顾文化基础课程;后两年则转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专业理论学习和综合素质提升为主,同时强化实践技能。

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上高职教育偏重理论、技工教育偏重技能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养的深度融合。学生既能获得大专学历,又能取得高级技工或技师资格,成为“双证”人才。

02

校企合作:培养“新工匠”的关键路径

两校联合培养模式的成功,离不开深度的校企合作。以宁波本地的龙头企业如海天集团、吉利汽车等为依托,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企业深度参与,不仅提供实习实训场所,还派遣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将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实现“真题真做”。同时,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这种深度的校企合作,确保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技能水平,还熟悉企业文化和工作流程,实现了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无缝对接。

03

产教融合:打造技能人才成长新生态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技师学院的联合培养模式,是产教融合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学校与企业共同投入资源,共享人才红利,实现了多方共赢。

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模式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既能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前沿的实践技能,还能通过企业实习积累工作经验,大大提升了就业竞争力。据统计,参与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且多数进入知名企业,起薪普遍高于同类院校毕业生。

对于企业而言,这种模式解决了技能人才短缺的痛点。通过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企业能够“量身定制”符合自身需求的技术人才,降低了招聘和培训成本。同时,企业还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对于学校而言,这种模式推动了教学改革和内涵发展。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学校能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校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04

政策支持:为技能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技师学院的联合培养模式,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浙江省和宁波市相继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2021年,浙江省出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宁波市也积极响应,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纵向贯通的培养体系”。

在政策支持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技师学院的联合培养模式得以持续深化和推广,为更多学生提供了成长成才的平台,也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技师学院的联合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也是培养新时代“新工匠”的有益探索。通过“3+2”模式的创新设计,深度的校企合作,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技能人才短缺的难题,更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