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富春江的生态蝶变:从“网红溪”到美丽河湖典范
桐庐富春江的生态蝶变:从“网红溪”到美丽河湖典范
桐庐富春江畔,一条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溪——芦茨溪,如今却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溪”。清澈见底的溪水中,鱼虾嬉戏;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每到周末,杭州及周边城市的游客纷至沓来,或漫步溪边栈道,或乘坐竹筏漂流,尽享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谁能想到,几年前的芦茨溪还是另一番景象。由于沿岸农家乐和民宿的无序发展,生活污水直排入溪,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痛定思痛,桐庐县决定对芦茨溪实施全面综合治理。通过创新推行“水岸同治”模式,实施河长制和物业化管护,如今的芦茨溪不仅恢复了往日的清澈,更成为省级美丽河湖的典范。
桐庐县在富春江生态保护方面的成功,绝非偶然。近年来,桐庐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他们不仅在全省率先实施河长制,还创新性地将物业管理模式引入河道管护,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专业物业公司,对河道进行日常巡查、保洁和维护。这种“河长+物业”的模式,有效解决了河道管理力量不足、责任不清等问题,确保了河道的长治久清。
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为桐庐的生态保护插上了科技翅膀。桐庐开发了传统村落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收集、整理传统村落地理空间、居民生活状况等数据,建立传统村落数字化档案。目前,已推进全县138个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动态更新,同时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实现传统村落可观、可游、可感,以云端体验吸引游客实地打卡。
生态保护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有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复兴。以深澳村为例,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通过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策略,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村内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经过修缮和活化利用,不仅重现了昔日风采,更成为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的重要载体。据统计,深澳村年均接待考察团600余批次,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在梅蓉村,一家名为HOYI的咖啡馆成了网红打卡地。坐在咖啡馆的窗前,眼前是富春江的粼粼波光,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尽收眼底。游客们纷纷感叹:“在这里喝咖啡,简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桐庐的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科学规划和创新管理,完全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今的富春江畔,不仅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更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之所。正如一位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在桐庐,我找到了心中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