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耳鸣防治小妙招,你知道几个?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16: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耳鸣防治小妙招,你知道几个?

你是否曾经历过这样的困扰:耳边突然响起一阵嗡嗡声,仿佛有只小虫在耳畔飞舞,却又怎么也找不到声音的来源?这种令人烦恼的症状,就是我们常说的“耳鸣”。

耳鸣,顾名思义,就是耳朵里出现嗡嗡、嘶嘶等异常声音,但周围却没有任何声源。这种看似平常的症状,可能暗藏风险,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01

耳鸣的常见原因

耳鸣并非无缘无故出现,它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健康隐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耳部疾病:如中耳炎、外耳道炎等,这些疾病会直接影响听力,引发耳鸣。

  2. 噪声损伤: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环境中,比如经常戴耳机听音乐,或者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都可能导致内耳毛细胞受损,从而引起耳鸣。

  3. 全身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会影响耳部的血液供应,导致耳鸣。此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也可能引发耳鸣。

  4.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失眠、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等,都会增加耳鸣的风险。

02

如何预防耳鸣?

预防胜于治疗,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耳鸣的发生几率:

  1. 远离噪声:尽量减少在高分贝环境中的时间。如果无法避免,一定要戴上专业的耳塞或者耳罩来降低噪音的影响。使用耳机时,音量应该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以下,并且连续使用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2.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睡够7 - 8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包括耳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避免过度疲劳,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要适当休息,过度劳累会使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影响耳部的正常功能。

  3.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像富含维生素B族(如全麦面包、燕麦片)、锌(如海鲜、坚果)和镁(如绿叶蔬菜、豆类)的食物,这些营养成分对耳部健康有益。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这类食物可能会引起血管硬化,影响耳部的血液供应。

  4. 合理用药: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是否有耳毒性。像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某些化疗药物和袢利尿剂等可能会对耳朵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必须使用这些药物,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并密切注意耳部是否出现耳鸣等异常症状。

  5.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应对压力,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或者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长期的精神紧张可能会引起耳鸣,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03

专家建议:如何应对耳鸣?

如果耳鸣已经出现,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听听专家怎么说:

  1. 及时就医:如果耳鸣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听力下降、眩晕),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获得针对性治疗。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的治疗需要明确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组合:

    • 解决耳鸣本身问题:耳鸣声音本身可以采用以声治疗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声治疗耳鸣的机理是通过外界的声刺激降低听神经通路的自发冲动。目前大宗队列研究显示了声治疗的效果[13],现有的定制音乐的依据是耳鸣的西医产生机制假说,结果显示效果明显[14]。音乐方案必须做到持续进行,目前的研究显示持续3~6 个月的治疗是保证声治疗有效的前提[15,16],如果不能保证声治疗的持续性,声治疗很难发挥作用[17];祖国医学中早有使用声治疗耳鸣的方法如五音治疗。
    • 解决情绪和(或)睡眠问题:这个从西医和中医角度都可以给患者提供心理疏导。中医的心理疏导优势是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因素,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言语开导、情志相胜、行为疗法、音乐疗法等;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制定个性化的疏导方案;注重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西医的心理疏导是结合患者与耳鸣相关心理和或睡眠障碍问题进行解释。让患者理解睡眠、压力、情绪甚至饮食等影响全身状态的情况都可能是耳鸣的诱因也可能是耳鸣的结果。中医和西医的心理疏导都是引导患者自我调节。
    • 解决听力下降问题:参考文献
      [1] Meijers, Sebastiaan, et 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regarding treatmentrecommendations for chronic tinnitus in adults: asystematic review." BMJ open 13.9 (2023): e072754.
  3. 重视心理调适:耳鸣可能会带来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通过心理咨询或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些情绪。

  4. 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减少噪音暴露等,都有助于缓解耳鸣症状。

耳鸣虽然常见,但绝不是小事一桩。通过了解其成因,采取预防措施,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这一困扰,保护好自己的听力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