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政策带动韩国游客潮,上海商家捕捉“韩流”新机遇
免签政策带动韩国游客潮,上海商家捕捉“韩流”新机遇
最近,上海的海底捞火锅店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免费西瓜被韩国游客“秒光”!这个细节不仅体现了韩国游客的热情,也折射出上海美食界正在经历的一波“韩流”热潮。
羊肉串和海底捞成新晋网红打卡地
在韩国社交平台上,上海的美食打卡视频几乎成了网红博主的标配。其中,最火的莫过于羊肉串和海底捞火锅。
在南京路的第一百货,一家名为“很久以前”的羊肉串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队。据店员介绍,近期顾客中80%以上都是韩国游客,晚上12点以后还在排队的几乎都是韩国人。为了满足需求,店里甚至特地招聘了会韩语的翻译。
海底捞的情况同样火爆。韩国游客对海底捞的免费西瓜情有独钟,因为在中国,西瓜的价格相对较低,而在韩国,西瓜价格堪比中国的榴莲,很多韩国人为了省钱,只能买半个或切片。因此,当他们看到海底捞提供免费西瓜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为什么是韩国人爱上了上海美食?
这波“韩流”热潮并非偶然。自2024年11月8日中国对韩国实施免签政策以来,韩国游客入境上海的数量激增。据统计,截至2025年1月上旬,从韩国釜山入境上海的游客同比超过115.8%。同程研究院数据显示,韩国游客入境上海的机票订单涨幅明显,同比增幅超过167.4%。
除了免签政策的便利,上海独特的城市魅力也是吸引韩国游客的重要原因。上海的西洋风情、时尚氛围,以及丰富的咖啡文化,都与韩国年轻人的审美高度契合。在韩国社交平台上,上海的美食和景点被赋予了“小资”、“时尚”等标签,成为年轻人向往的生活方式象征。
上海商家如何抓住这波“韩流”?
面对汹涌而来的韩国游客,上海的商家们迅速行动起来。一些餐饮企业已经开始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进行精准营销。例如,“很久以前”羊肉串的负责人表示,总部正在筹划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推广更多门店信息。
语言障碍也在逐步消除。不少餐厅开始提供韩语菜单,甚至招聘韩语服务员。在一些热门景点,韩文标识和多语种导览服务也陆续上线。天安千树商场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在筹备多语种的文旅导览服务,并计划推出特色纪念品周边。
这场“韩流”背后的文化交流
这波韩国游客潮不仅带来了商机,也促进了中韩文化的交流。韩国游客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的上海美食和景点,正在影响着更多国际游客对中国城市的认知。同时,上海的商家也在学习如何更好地服务国际游客,提升服务质量。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这场“韩流”也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变化。有上海网友戏称:“走在街上,感觉被韩国人‘包围’了,处处能听到有人在说韩语。”
当然,这场“韩流”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何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更好地融入国际元素,是上海这座城市需要思考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场由美食引发的热潮,无疑为上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即使是伦敦东区最贫困的奴隶工人,只要一想起大英帝国的财富与荣耀,也会不由自主的挺起胸膛。”这或许正是这场“韩流”背后,每个城市都在追求的那份荣耀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