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写作秘籍:搞定论文第一步
文献综述写作秘籍:搞定论文第一步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展示了研究背景和意义,还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系统地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你可以更好地确定研究方向,避免重复劳动,并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掌握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让你的论文更加出色。
文献综述的定义与目的
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证,它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从前人的研究中寻找可信的证据建立自己的论据,从而将一个论题推向前进。它为人们了解有关某一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服务,提供环境和背景性的信息,并列出逻辑论据来证明有关某一论题的观点。
文献综述的目的因研究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如果你的研究目的是要展现有关某个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那么你要做的是一个基本文献综述。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一个研究问题,从而进行深人研究,那么你要做的是一个高级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
文献综述的撰写是推进性的,它有六个步骤,其中每一步的工作都为下一步打下基础。
第一步:选择主题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通常是从对现实问题的兴趣中产生的。这种兴趣必须要从日常生活语言转化为能够成为研究课题的想法。这个研究题必须是一个明确的问题,并与具体的学术领域相联系。使用学科语言、提炼研究兴趣、选择学术观点,这是建立研究课题的必经之路。这些任务完成之后就可以得出一个确定的研究课题,从而为第二步指出方向。
第二步:文献搜索
文献搜索决定文献综述将包含的信息。文献搜索的任务是选择信息,找出能支持论题的最有力的资料证据。在搜索文献时,必须预览、选择和组织资料,可以借助浏览资料快速阅读和资料制图等技巧对相关资料加以分类和存储。
第三步:展开论证
要成功地论证主题,需要建立和呈现论证方案。论证方案要对论断进行逻辑安排,对相关资料加以组织,使之成为证据主体。证据主体则要对关于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解释。
第四步: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对检索到的资料进行集中综合和分析,从而建立探究式论证。依据证据,建立一系列合乎逻辑的可信的结论和论断。这些结论就是阐释研究问题的基础。
第五步:文献批评
文献批评是对研究课题现有知识的理解,分析先前的知识是如何回答研究问题的。
第六步:综述撰写
论文写作使研究项目转变为可供别人参考的资料。通过构思、塑造、修改,文献综述成为一份可以准确传递研究内容,让目标读者明白研究问题的书面资料写作者要经过撰写审读和修改等作出精的成稿。
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文献应尽量全,尽量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
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
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在文献综述中,应说明毕业设计选题方向的发展历史、他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采用的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毕业设计(论文)的文献综述主要是为自己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提供文献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所以,只要把自己所作题目的相关文献找准、找全,然后对这些文献中的观点、方法、原理、材料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文字就可以了。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的总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应重点提出主体部分。
合理选择字体和行间距,力求整体布局合理、美观。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选题缺乏新意或研究价值:面对选题难题,作者应广泛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关注学科前沿动态,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尚未充分探讨或存在争议的研究领域作为切入点。同时,结合个人兴趣和专业背景,深入挖掘研究主题的创新点,确保选题既有理论价值又具实践意义。
文献综述不充分:在文献综述阶段,作者应充分利用学术数据库、图书馆等资源,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确保综述内容的全面性和时效性。在整理文献时,可采用时间线、主题分类等方法,系统梳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及争议焦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不严谨或适用性不强:在选择研究方法时,作者应基于研究目的、对象及可行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所选方法与研究问题相匹配。同时,加强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必要的统计软件和数据分析技能,确保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过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能力不足: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作者可通过参加专业培训、阅读专业书籍、参与学术研讨等方式,不断加深对统计学原理和数据分析技术的理解。在实践中,尝试应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模型,积累经验,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
论述逻辑不清晰:撰写论文前,作者应明确研究目的、问题、假设及预期成果,构建清晰的逻辑框架。在写作过程中,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合理安排章节结构,确保各部分内容紧密相连、逻辑清晰。同时,注意使用过渡句和段落,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和可读性。
语言表达不准确或冗余:语言表达方面,作者应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汇,尽量采用专业、通俗的语言表述。在撰写过程中,不断审视和修改文字,确保句子结构简洁明了,用词恰当,表述清晰。此外,适当运用图表、公式等辅助手段,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直观性。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你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献综述,为你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