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京剧中的女英雄:花木兰、穆桂英和秦良玉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22: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京剧中的女英雄:花木兰、穆桂英和秦良玉

京剧中的女英雄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不仅展现了女性的英勇与智慧,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忠孝节义。花木兰、穆桂英和秦良玉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人物特点,值得深入探讨。

01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勇双全

花木兰的故事最早见于《木兰诗》,后被改编成京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她的形象体现了孝道与忠诚的完美结合。1912年,京剧大师梅兰芳与齐如山合作,将《木兰辞》改编成京剧《木兰从军》。梅兰芳既唱旦角,又反串小生,在戏路上进行了大量创新,成为其早期代表作,影响深远。其后,参照京剧《木兰从军》和《木兰辞》故事的戏剧作品遍及越剧、评剧、黄梅戏、粤剧、桂剧等各个不同剧种,至今京剧及各剧种的演出,多以梅兰芳的脚本为基础加以改进。

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豫剧大师常香玉带领香玉剧社在半年时间里走遍大半个中国,用义演捐款完成了为志愿军捐献一架战斗机的心愿。她的丈夫、豫剧编导陈宪章还特意将京剧《木兰从军》改编为豫剧《花木兰》,将该剧作为主要剧目进行义演,唱响中原乃至全国,“国家有难,不分男女,人人有责”,所到之处无不激发了广大观众的爱国热情。

02

穆桂英:挂帅出征的巾帼风采

穆桂英是杨家将的故事中重要的人物,以挂帅出征、英勇善战著称。她的故事在京剧中常以《穆桂英挂帅》等剧目呈现,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穆柯寨》是梅兰芳先生刀马旦戏的代表作。1913年,他在上海丹桂第一台“压台”演出,一炮而红。历经百余年,此剧可谓千锤百炼。穆桂英深明大义,信念坚定,秉承的爱国主义精神超越时代,舞台形象经久不衰。

著名戏曲表演评论家黄克宝在《戏曲表演研究》中对刀马旦做了这样的总结:“刀马旦重身段功架,以气度神情取胜。”刀马旦专门演绎巾帼英雄,她们提刀骑马、武艺高强,大多是元帅或大将,以气势见长。在表演上唱、念、做并重;重身段,强调人物威武稳重的气质。王怡扮相俊美,嗓音甜润,武功扎实,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中规中矩。凭着多年的舞台经验和积累,她的表演细腻传神,节奏把控到位,故事推进层次分明,人物表演个性鲜明,举手投足颇有梅派风范。穆桂英之父因朝中奸佞当道,退隐上林,占山为王,所住穆柯寨有镇山之宝降龙木。而这宝贝是杨六郎破辽国萧天佐所摆下的天门大阵的必用之物。为获得此宝演绎出一系列的故事。三关名将焦赞和孟良奉命去穆柯寨抢要不得,随后拉来了杨宗保,不料宗宝一去被擒,并在阵前招亲。其父闻讯来救,却没有报上真实身份,只说是副将,恰逢穆天王回山,不知情的二位亲家开战,穆天王落败。穆桂英闻听怒不可遏,下山就是一顿厮杀,把自己未曾谋面的公公杨六郎挑下了马。这场面让杨六郎,堂堂的杨元帅,羞愧难当,也让一对小夫妻尴尬不已,颇有喜剧色彩。随后,穆桂英献上降龙木,允诺挂帅大破天门阵并凯旋而归。王怡扎红靠一出场亮相就收获了碰头彩,她的圆场,轻,稳、快、飘;她的气息控制得当,手眼身法步配合妥帖,洋溢着节奏韵律的美,翎子功,把子功,样样精彩。起霸、趟马、走边、扎靠带护背旗下腰,枪舞,刀舞,对打,充分显示巾帼英雄的风貌,全面展现了梅派的舞台功夫。寨中传令,飞马射雁,威武中不失婀娜,她用的是弓箭。与孟良、焦赞交手得胜,并把二次前来放火烧山的哥俩用分火扇烧的狼狈不堪;对敌杨宗保并招亲归宋;把未曾谋面的公公杨六郎挑下马,她用的是枪。只见一杆银枪上下左右纷飞,在胸前身后环绕,出手时高高抛出,旋即稳稳接住,那枪花令人目不暇接,满台生辉。杀敌时,她单枪对双刀,对双锤,枪对枪,虎虎生风,勇不可当,这些精彩瞬间都是王怡平素在台下辛勤汗水,甚至是伤痛的结晶,此刻方能在台上大放光彩。大破天门一百单八阵,她首次挂帅,运筹帷幄,稳操胜券,展现年少巾帼的智勇双全,这时她用的是刀。只见她勇闯敌阵,有分火扇助力,帮夫君解围,刀起之处,“鲜血飞溅石榴裙”,可谓一人“独挡百万兵,”气势恢宏。穆桂英生长的环境宽松自由,俏皮中有些野性;她习得超群武功,很有灵性和悟性,让她在阴柔里带有阳刚的任性;她貌美如花,两军阵前遇到玉树临风,武艺高强,出身将门的杨宗保,她顿生爱慕之心,敢爱敢恨,以家国大义说服杨宗保成亲,特别富有率性;她把未来的公公挑下马,一句“哎呦,老爷子,你怎么不早说呀”,赧然一笑,这场面着实充满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尴尬性;她爱憎分明,有家国情怀,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连在一起,献出降龙木,并挂帅领兵大破天门阵,威震敌胆,充分彰显巾帼不让须眉的血性和烈性。勇武之外,有一段新婚夫妇花厅对坐闲聊饮酒的文戏,一段温馨的唱段凸显梅派的雍容,里面还带着新娘的一丝娇羞。她的念白,清脆流利,悦耳动听,一派年少女儿的口吻,对杨宗保被擒不肯允诺婚事时的称谓“我说哥儿哥儿哎”,那是京白,特别用来刻画女子的泼辣和气恼。另外,有孟良、焦赞和穆瓜插科打诨和现挂,亦正亦邪,有小生名家包飞出演杨宗保,全场喝彩声、掌声不断。这戏剧性、幽默性和艺术性的三结合,拨动了戏迷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结,让观众情感升华,过足了戏瘾。

03

秦良玉:重庆籍女将军的忠勇传奇

秦良玉是明朝唯一正史记载的女将军,率兵抗击后金,镇压叛乱,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秦良玉的故事在京剧中也有体现,但相对前两者可能知名度稍低。京剧《秦良玉》是“四大名旦”尚小云先生的代表作,于1924年在北京首演。无论题材故事,还是艺术呈现,京剧《秦良玉》都体现了浓郁的尚派艺术品貌。但出于种种原因,该剧已经失传。

2019年,重庆京剧院对此进行了研究整理,在剧本舞台呈现、表现形式、音乐唱腔等方面,都有了更加贴近当今时代审美的改编。京剧《秦良玉》曾入围“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创作剧目”、重庆市“领军人才”培养项目、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资助项目、2021年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剧目围绕“秦良玉平叛奢崇明”展开,讲述了明朝末年,石柱女英雄、女土司秦良玉在夫冤死、子幼小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代领夫职东征西讨,为国征战40余年的事迹,抒写了她一生对国家的忠、对人民的爱、对亲人的情和对家乡的安宁及后代寄托的无限希望。

京剧《秦良玉》的舞台布景简单,这也使得观众的目光都聚焦在演员的表演上,更容易入戏、共情。尤其是第二场,当秦良玉得知杀害夫君的仇人——太监邱乘云,摇身一变成了平叛队伍的监军时,内心的愤懑无以言表。一边是保境安民的责任,一边是手刃仇人的决心,到底该作何抉择?暗夜里,秦良玉独自纠结,一阵烟雾之后,秦良玉的丈夫却出现在眼前,两人互诉衷肠。值得一提的是,京剧《秦良玉》将秦良玉思念丈夫的画面放置于舞台,让观众看到秦良玉女将军的身份下还深藏着一个普通女人思念亡夫的痛苦。这种蒙太奇式的编排手法,不仅让人物的心理刻画更加饱满,也让现场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深知你含悲衔屈九年整,可怜你背人之处泪长倾……”那如泣如诉的唱腔,听得现场观众几欲落泪。

秦良玉一角由重庆京剧院副院长、“梅花奖”获得者周利扮演。作为京剧“尚派”艺术第三代传人,周利对于这出尚派经典剧目的理解很是深刻,不仅通过唱腔力度的强弱来体现人物的内心,更以转身、背手、搅水袖、抓水袖等技术手段,展现出人物遇事时的思考与决断。武戏方面,周利更是一把大刀耍得行云流水,尤其是率兵攻打佛图关时,大量精彩的武打场景令观众目不暇接、拍手叫好。“太过瘾了!两个小时的演出时间,感觉一下子就过去了。”观众陈欣表示,过去只知道重庆本土有秦良玉这样一个在正史留名的女将军,但是看了这出京剧之后,才真切地被她的故事打动,内心也有了强烈的自豪感。

04

三位女英雄形象的对比分析

花木兰、穆桂英和秦良玉虽然都是京剧中的女英雄,但她们的形象各有特色:

  • 花木兰:以“替父从军”展现孝道与忠诚,形象温婉而坚韧。
  • 穆桂英:以“挂帅出征”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形象英武而率性。
  • 秦良玉:以“平叛卫国”展现忠勇与智慧,形象沉稳而坚定。

她们的故事在京剧艺术中得到了不同的诠释和演绎,展现了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追求。同时,这些形象也体现了京剧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

05

结语

京剧中的女英雄形象不仅是艺术的创造,更是历史的见证。花木兰、穆桂英和秦良玉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文化传统。在当代社会,这些形象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激励着人们追求正义、勇敢和忠诚。通过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这些女英雄的故事得以传承和发扬,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