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交大新突破:发现新型骨质疏松治疗药物MCB-22-174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2: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交大新突破:发现新型骨质疏松治疗药物MCB-22-174

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在骨质疏松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近日,该校药学院与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合作,成功研发出新型小分子药物MCB-22-174,为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废用性骨质疏松(Disuse Osteoporosis, DOP)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主要由运动能力受限或长期处于微重力状态引起,其特征是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和低骨量。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十分有限,且疗效不佳,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了机械门控型阳离子通道Piezo1。这种受体在骨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骨细胞中高表达,负责将胞外机械信号转导为胞内电化学信号,在调控骨稳态和促进骨重塑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特异性激活Piezo1成为预防和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新策略。

然而,此前报道的Piezo1小分子激动剂结构类型有限,活性也多停留在分子水平,细胞活性较弱,没有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为突破这一瓶颈,上海交通大学团队以工具分子Yoda1作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与优化,最终成功研发出新型Piezo1小分子激动剂MCB-22-174。

活性测试结果显示,MCB-22-174对Piezo1的激动活性是先导化合物Yoda1的7倍。进一步的药理机制研究表明,MCB-22-174能够通过激活Piezo1/CaMKⅡ/ERK信号通路,有效促进骨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和增殖,且活性显著优于Yoda1。

在体内实验中,MCB-22-174表现出强大的抗骨质疏松活性。在废用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上,该药物显著改善了骨质疏松症状,增加了小鼠骨量。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MCB-22-174处理组的碱性磷酸酶(ALP)荧光面积显著增加,表明具有活跃的成骨活性。

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Wiley旗舰期刊Small Science上,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郝睿涵和药学院博士后唐海荣,通讯作者为张晓玲研究员和张翱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上海市科委等机构的支持。

MCB-22-174的发现不仅为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候选药物,更为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特效药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突破性进展有望推动骨质疏松治疗领域的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