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热工院超级电容储能技术突破:世界最大容量项目落地,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西安热工院超级电容储能技术突破:世界最大容量项目落地,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电网调频压力日益增大。在此背景下,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热工院”)在超级电容储能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将该技术应用于火电机组调频,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还建成了世界最大容量的超级电容调频项目,为我国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超级电容储能:突破传统储能技术瓶颈
超级电容储能是一种新型储能技术,与传统的锂电池储能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超级电容储能通过电极与电解质界面的电化学反应存储能量,其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循环效率高,特别适合应对高频次、高倍率的充放电需求。
相比之下,锂电池储能系统在快速充放电时容易产生结晶,导致内阻增大,甚至引发安全问题。因此,锂电池难以满足电网调频所需的快速响应要求。而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则能有效克服这一缺陷,为电网提供更迅速、精准的调频服务。
创新技术应用:提升火电机组调频性能
西安热工院将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应用于火电机组调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3年4月,该院在华能罗源电厂建成世界最大容量的超级电容调频项目,首次将长寿命、高安全性的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应用于火电调频领域。这一创新应用有效解决了火电机组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显著提升了机组整体调频性能。
随后,西安热工院在华能阳逻电厂、华能左权电厂等多个项目中推广应用该技术。目前,华能伊敏煤电、华能铜川电厂等多个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充分证明了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在火电机组调频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技术创新意义: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西安热工院的超级电容储能技术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该技术有效提升了火电机组的调频性能,增强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次,作为长寿命、高安全性的短时高频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储能为电力系统调频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推动了我国储能技术的发展。最后,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能力,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与推广应用
西安热工院在超级电容储能技术领域持续发力,正在开展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的国产化研制工作。这一研究有望进一步降低超级电容成本,促进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该院还积极探索熔盐储能、热化学储能、光热储能等多种新型储能技术,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西安热工院在超级电容储能技术方面的突破,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创新能力,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超级电容储能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