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订金可退,定金慎付
一文读懂:订金可退,定金慎付
在房地产交易中,"订金"和"定金"是两个常见的概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在法律上的意义和后果却大不同。正确理解两者的区别,对于保护购房者的权益至关重要。
定义与性质
订金通常是指在签订购房合同前,买方向卖方支付的一笔款项,用以表明购买意向。订金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如果交易未能完成,订金通常可以退还给买方。
定金则是在合同签订后,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买方向卖方支付的一笔款项。定金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旦支付,如果买方违约,定金通常不予退还;如果卖方违约,则需要双倍返还定金。
法律效力
定金在法律上被视为合同的一部分,如果买方违约,定金通常不予退还;如果卖方违约,则需要双倍返还定金。相比之下,订金没有这样的法律效力,如果交易未能完成,订金的退还通常取决于双方的协商结果。
支付时机与金额限制
订金往往在双方初步达成购买意向时支付,而定金则是在签订正式合同后支付。这意味着定金的支付标志着交易进入了一个更为正式和法律约束的阶段。
在金额限制方面,订金没有明确的法律限制,具体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而定金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出部分不具定金效力。
实际案例
例如,假设你看上了一套挂牌价100万的房子,心动不如行动,你就跟卖家说,我给2万作为定金。这就像是你对卖家说:"这钱我给你,你房子别给别人看了!"如果后来你想通了,不想买这房子了,那这2万块钱,你就别想回来了。而如果是卖家反悔了,那他不仅得退你2万,还要再赔给你2万,总共4万块钱。
订金这个玩意儿就相对灵活一些。如果你觉得价格还能再商量,给了个订金,这时如果你和卖家谈妥了,订金就会变成定金;如果谈不拢,钱就能原封不动地退回给你。
风险防范
签订协议时,务必仔细阅读协议内容。在房屋买卖过程中,买卖双方签订的预购协议等制作主体通常是开发商或者中介公司,作为购房者在签署相关协议前务必仔细阅读协议中的内容,注意文本中所注明的“订金”、“定金”、“押金”或“意向金”是否与双方口头沟通过程中所表达的意思相一致。
缴纳相关款项时,完善付款方式及备注信息。在缴纳“订金”、“定金”、“押金”或“意向金”时,尽可能的采取银行转账的方式,并在转账时对款项目的进行明确的备注,尽量避免双方对款项的性质产生歧义。
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如出现争议时,应当妥善保存必要证据材料(如合同、单据、微信聊天记录等),及时向工商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并且可以通过诉讼方式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订金和定金虽然在表面上看似相似,但在法律效力和交易过程中的作用有显著不同。购房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和交易的具体阶段,明智地选择支付订金还是定金,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建议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详细了解并确认所支付的是“订金”还是“定金”,并在合同中明确标注,以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