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篮协主席,姚明将以公益方式继续助力中国篮球
卸任篮协主席,姚明将以公益方式继续助力中国篮球
2024年10月31日,姚明正式卸任中国篮协主席一职。在告别这个他为之奋斗了7年的岗位时,姚明表示:“我对篮球的热爱从未改变。中国篮球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国际交流、公益、青少年培训、产业研究、文化等,未来自己以其他方式参与篮球的机会还有很多。”
正如姚明所说,他并没有远离篮球,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继续为中国篮球事业贡献力量。近年来,姚明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特别是通过姚基金推动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发展。
从灾后重建到体育公益
姚基金的成立源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当时,姚明向灾区捐赠了1600万元,并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下设立了专项基金“姚明爱心基金”,用于资助灾后重建。彼时姚明还在NBA效力,他深受美国慈善传统的影响,萌生了创立自己慈善基金的想法。
从2008年到2012年,姚基金在四川援建了四所希望小学。在这一过程中,姚明和他的团队发现,单纯的捐钱捐物难以根本性改变乡村教育质量,尤其是体育教育的缺失问题。大多数学校缺乏专业体育教师,无法保障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于是,姚基金决定将工作重心转向青少年体育教育。
篮球季项目:让乡村孩子享受篮球乐趣
2012年,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姚基金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式发起“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该项目创新性地将志愿者系统与体育院校实习对接,一方面满足大学生实习需求,另一方面解决乡村学校体育师资短缺问题。
截至2023年底,姚基金已为4000多所乡村地区学校提供篮球教育支持,惠及近532万人次青少年,累计派出6512人次支教志愿者,培训1239名乡村专兼职体育教师。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在大凉山深处,女孩能比五机曾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校长阿说木加通过自购篮球吸引孩子们返校。2015年,姚基金篮球季项目来到这里,不仅带来了专业的体育教学,更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平台。如今,能比五机已成为学校篮球队的主力,篮球改变了她的命运。
体育改变命运
在姚基金秘书长叶大伟看来,对体育的深刻理解是团队的核心优势。“姚明在NBA有过将近10年的职业生涯,他本人也从小在体校的体系中成长,所以他也在不断地观察学习国内外优秀的青少年体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他对体育的理解是非常深的。他多年来反复强调,体育对于青少年来讲是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既是手段,也是内容。”
姚明曾说:“体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对改变一种精神贫困会起到巨大的作用。”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培养团队协作、公平竞争、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这些软实力,往往能成为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关键。
未来展望:数字化赋能体育教育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姚基金也在不断创新。2025年1月9日,首届我奥体育数字化峰会上,姚基金与我奥体育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体育数字化发展。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体育赛事、提升训练效率、扩大公益项目的覆盖范围。
在最近的一次教育研讨会上,姚明表示,未来他将更多关注青少年发展,特别是在篮球教育和心理成长方面。他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篮球发展,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环境,让他们在篮球中找到自信,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从NBA状元秀到中国篮协主席,再到公益事业家,姚明的身份在不断转变,但他的篮球梦想从未改变。如今的他,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为中国篮球事业贡献力量,用体育的力量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