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家庭冲突竟让孕妇患上产前抑郁症?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43: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家庭冲突竟让孕妇患上产前抑郁症?

最近,一位名叫毛晚的90后妈妈登上了微博热搜。她为“整条街的栏杆织彩虹毛衣”,这一令人不解的行为背后,除了兴趣使然,还包含着毛晚对抗“产后抑郁”的顽强努力。她形容生产的疼痛“像遭雷劈”,而产后的痛苦则“像钝刀子割肉”。伤口疼痛、宫缩疼痛、喂奶时乳头被吮破的疼痛让她备受折磨,缺觉、头痛时刻缠绕着她。当产后生活的重心全部落在孩子身上时,毛晚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陷入了自我怀疑的痛苦之中。

幸运的是,毛晚及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通过手工爱好将自己从生活的泥沼中解救出来,避免了“产后抑郁”向“产后抑郁症”的恶化。然而,并非所有的妈妈都有这般好运。据统计,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80%,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5%左右。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情绪或状态,尚未达到疾病标准;而产后抑郁症已达到疾病诊断标准,需要专业治疗。如果预防和控制不当,产后抑郁可能会恶化为产后抑郁症。

产前抑郁症,也称为孕期抑郁症,是指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发作。其病因主要包括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产科因素、躯体疾病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其中,社会心理因素尤为重要,包括产妇的人格特征、分娩前心理准备不足、产后适应不良、睡眠不足、照顾婴儿过于疲劳、产妇年龄小、夫妻关系不和、缺乏社会支持等,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家庭冲突作为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孕妇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一项Meta分析研究显示,家庭关系是孕期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家庭成员的支持不足、家庭氛围的紧张、家庭资源的分配不均、家庭角色的冲突以及家庭沟通的障碍,都可能引发或加重孕妇的产前抑郁症。

产前抑郁症不仅会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长期影响。研究表明,孕期频繁的情绪波动可能增加孩子未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及学习困难的风险。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胎儿,出生后可能面临更高的过敏、呼吸道感染风险,并可能对其性格、行为乃至未来的社交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预防和应对产前抑郁症呢?首先,要注意饮食调整。产前抑郁症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高糖食品、加工肉制品、酒精类饮料和高脂食品。这些食物可能会加剧情绪波动,影响孕妇的休息质量,甚至对胎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可以尝试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技巧来缓解压力。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量运动以及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也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王东信教授团队最近在医学期刊The BMJ发表的研究显示,分娩后即刻静脉输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2mg/kg)可显著减少产后42天时抑郁发作的患病率,不良反应可耐受。这项研究为艾司氯胺酮在产后抑郁高危人群的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依据,有望降低围产期抑郁的发生风险,使更多孕产妇从中获益。

产前抑郁症不是无痛呻吟的矫情,而是一种需要正规治疗的疾病。当孕妇察觉到抑郁倾向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援助。家人和社会应该给予孕妇更多的支持和理解,既要关注其身体健康,也要关注其心理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产前抑郁症的发生,保障母婴的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