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微信防骗指南:远离恶意二维码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17: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微信防骗指南:远离恶意二维码

在数字化时代,二维码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的广泛应用。然而,这一便捷技术也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实施诈骗的新手段。近期,刷单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不断翻新,给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将教你如何识别和避开恶意二维码,确保你的个人信息安全。

01

恶意二维码诈骗的常见类型

刷单诈骗中的二维码陷阱

刷单诈骗是当前最为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之一。诈骗分子通常会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或短视频中发布兼职刷单信息,以高额佣金为诱饵,吸引受害者参与。在初期,受害者往往能够顺利收到小额刷单的本金和佣金,从而放松警惕。随后,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者扫描他们提供的二维码或点击虚假链接进行恶意刷单操作。这些二维码和链接可能隐藏着恶意软件或直接跳转到虚假的交易页面,一旦受害者扫码或点击,个人信息如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就可能被窃取,导致资金被盗刷。

租售微信账号的风险

近期,微信安全中心发布《针对租售微信账号行为的打击公告》,提醒用户切勿尝试租售微信账号。网络黑灰产通过租赁、购买等方式获得正常的微信用户账号,进而利用账号实施违法犯罪行为、逃避监管。对于在平台中租售微信账号的行为,微信团队一直严打严防,避免用户落入圈套、成为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帮凶”。

租售微信账号存在以下风险:

  1. 个人隐私泄露:给出账号密码或扫码让对方登录,意味着个人隐私也将脱离防护,聊天记录等内容都有可能被窃取。
  2. 好友被骗风险: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好友对你出租账号的情况并不知情,骗子很可能假冒你的身份向好友借钱、申请借贷等。
  3. 账号被用于非法活动:账号被租用期间很可能被用于发布虚假广告、招嫖和散播不良信息等恶意行为,甚至用于实施网络诈骗犯罪。
  4. 涉嫌违法:如果用户在明知不法分子会将账号、收款码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仍然选择租售,可能会因为帮助犯罪而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钓鱼攻击中的二维码诈骗

根据Cyble研究与情报实验室(CRIL)的研究人员发现,基于二维码的网络钓鱼活动正在不断增加。网络犯罪分子越来越多地将二维码嵌入恶意文档中,扫描后会将用户引导至欺诈网站。这种策略在2024年显著增加,这是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开始的趋势,当时二维码被广泛用于非接触式交易和信息共享。

最近,Cyble研究与情报实验室发现了一个针对中国公民的复杂网络钓鱼活动。该活动使用嵌入二维码的Microsoft Word文档,通过垃圾邮件附件分发。这些文档被设计成来自某政府网站的官方通知,提供1000元以上的劳动力补贴来引诱受害者。这些文件经过精心制作,看上去很真实,带有官方徽标和模仿政府通讯的语言。一旦扫描文件中的二维码,它就会将用户重定向到一个旨在收集敏感信息的钓鱼网站。

02

如何防范恶意二维码诈骗

识别可疑二维码

  1. 警惕来源不明的二维码:避免扫描未经请求的电子邮件、短信或文档中的代码,尤其是那些提供经济奖励或紧急行动的代码。
  2. 仔细检查链接:扫描二维码后,仔细检查URL的合法性,例如官方域名和安全连接(https://)。
  3. 使用安全防护软件:安装信誉良好的防病毒和反网络钓鱼软件,这些工具可以检测并阻止恶意网站和下载。

安全扫码注意事项

  1. 使用官方扫码工具:在微信等平台中使用官方提供的扫码功能,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第三方扫码应用。
  2. 保护个人信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验证码等重要个人信息。
  3. 保持软件更新:确保你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和应用程序已更新最新的安全补丁,以防止已知漏洞。

遇到诈骗时的应对方法

  1. 立即停止操作:如果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停止扫码或输入个人信息。
  2. 及时举报:向微信平台或相关机构举报可疑二维码和链接。
  3. 监控账户安全:定期检查银行和信用卡报表,发现异常交易及时处理。
03

结语

二维码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防范知识,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在使用微信等社交平台时,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轻信高额回报的诱惑,不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只有每个人都增强安全意识,才能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