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保险市场规模超2300亿,筑牢金融风险防线
再保险市场规模超2300亿,筑牢金融风险防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曾是全球最大保险公司之一的美国国际集团(AIG)濒临破产。在危机中,AIG通过再保险机制,将其部分风险转移给其他再保险公司,最终在美联储的救助下避免了破产命运。这一案例生动展示了再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再保险:保险公司的“安全阀”
再保险,也称分保,是保险公司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这种风险转嫁方式是保险人对原始风险的纵向转嫁,即第二次风险转嫁。
再保险的构成要素主要有:风险责任的转移、再保险保费(又称分保费)、再保险手续费(又称分保手续费)、再保险理赔摊回、通过再保险安排进行。
再保险主要分为两大类:
- 比例再保险:保险费与损失在保险人和再保险人之间按照比例分配,该比例根据自留额与分出额确定,包括成数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
- 非比例再保险:再保险费与原始保费不存在比例关系,再保险人对超过保险人自负额的损失承担一定限额内的责任,包括险位超额赔款再保险、事故超额赔款再保险和损失中止超赔再保险。
中国再保险市场: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再保险市场经过体制机制创新和不断扩大开放,再保险市场规模增幅明显,市场开放稳步加深,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再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全球发达的再保险市场主要由欧洲、北美和亚洲三大再保险市场组成。这些再保险市场几乎集中了世界90%的再保险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再保险市场。
2023年,中国再保险市场规模达2318.42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有所放缓。市场集中度高,前5大再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占比75%以上。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将为市场带来新机遇。
未来展望:稳定发展中的新机遇
预计2025年国际再保险市场将保持稳定,再保费率增速放缓但市场条件并未松动。全球再保险资本健康增长,供需关系基本稳定。从市场费率环境、定价不足风险、投资收益和市场供需关系等综合评估,预计2025年国际再保险市场保持稳定。
再保险:风险管理的关键角色
再保险是保险业的“安全阀”和保险市场的“调控器”。再保险拥有整个行业和不同地区的风险经营数据,能客观评估保险市场的风险状况和行业周期变化,通过科学定价和硬化承保条件等市场手段,可以引导直保公司审慎经营,在防范化解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实施逆周期监管中发挥“稳定器”、“安全阀”作用。
再保险是经济的“助推器”和社会的“稳定器”。在服务民生、从政策撬动的杠杆效应角度看,再保险是多层次风险分担转移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国际上往往建立起包括政府财政直接支持、政策性再保险保障、商业再保险和直接保险在内的多层次风险分散机制,我国再保险也需要在分散巨灾风险、农业大灾风险上发挥杠杆作用,以市场机制放大财政补贴的作用,扩大整个保险业风险承担规模,减轻政府在防灾减损中的直接责任,促进保险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
再保险有利于促进保险业的转型升级。从再保对直保技术传导角度看,再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承保定价、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多种手段把这些理念和技术转导给直保公司,支持直接保险公司加强承保、理赔管理,改善业务质量,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在保险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积极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