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山火致11死1万建筑被毁,拉尼娜现象影响持续
洛杉矶山火致11死1万建筑被毁,拉尼娜现象影响持续
洛杉矶大火已持续多日,目前火势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在救援工作取得进展的同时,洛杉矶消防总管和市长却因预算问题爆发激烈争论。
据媒体报道,洛杉矶消防总管Kristin Crowley批评市领导削减消防部门预算,称这影响了救火能力。她在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情绪激动地表示,预算削减确实影响了消防部门的服务能力。市长Karen Bass则为削减超过1700万美元消防部门资金的决定辩护,称这是在“预算困难时期”采取的措施,并未影响山火救援响应。
加州州长Gavin Newsom已介入此事,致函洛杉矶水电局,要求评估过火地区消防栓缺水的原因。他指出,一个水库在起火时处于关闭维修状态,这种缺水问题让他和社区感到不安。此外,Newsom还向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信,要求他访问洛杉矶。此前,特朗普曾批评加州的消防工作。
这场大火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约10,000栋建筑物受损或被毁,经济损失高达1350亿至1500亿美元。美国总统拜登已宣布加州大火为重大灾难,并承诺政府将在未来180天内承担包括清理废墟和危险物质、运营临时住所以及急救员工资在内的全部费用。
目前,洛杉矶地区尚有五处大火,面积超过13700公顷,相当于约19000个足球场。7500余名消防人员参与扑灭大火,其中包括来自其它联邦州的人员。然而,由于该地区的干旱,消防人员仍面临水源短缺的问题。
拉尼娜现象:全球气候的“隐形推手”
拉尼娜现象,这个看似遥远的气候术语,实际上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着遥远的太平洋海域,更通过复杂的气候系统,对全球天气产生深远影响。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变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太平洋的海水温度会比正常情况低1-3摄氏度。这种看似微小的温度变化,却能引发全球气候系统的连锁反应。
拉尼娜现象通过改变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分布,进而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它产生的海气耦合效应,使得东太平洋地区出现强烈的下沉气流,气候变得更加干燥。这种气候变化不仅限于太平洋区域,而是通过大气环流的调节作用,影响到全球各地的天气模式。
极端天气频发:拉尼娜现象下的“新常态”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从美国的山火到欧洲的洪水,从亚洲的热浪到非洲的干旱,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现。而拉尼娜现象,正是这些极端天气事件背后的重要推手之一。
以美国为例,拉尼娜现象对美国西海岸的影响尤为显著。它会削弱热带地区的风切变,为飓风的形成和增强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拉尼娜现象还会导致北美西部出现极端干燥和强风天气,为山火的爆发提供理想环境。
2023年,拉尼娜现象再次活跃,其影响在全球范围内显现。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显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2摄氏度。这种异常高温与拉尼娜现象的结束密切相关。尽管拉尼娜现象本身会导致局部地区的冷却,但其结束后,全球气温往往会迅速反弹,甚至创下新高。
洛杉矶大火:拉尼娜现象下的悲剧
2024年10月,洛杉矶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山火,这场大火迅速蔓延,烧毁了近150平方公里的土地,造成至少16人死亡,12000多座建筑被摧毁。这场灾难不仅是一场自然界的悲剧,更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
这场山火的爆发,与拉尼娜现象有着直接的关联。拉尼娜现象导致东太平洋高压和北美西海岸低涡形成偶极子,引发极端干燥和强风天气。这种气象条件不仅为山火的爆发创造了理想环境,更让火势在短时间内难以遏制。
这场大火对洛杉矶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超过10万居民被迫紧急撤离,寻求安全的避难场所。美国停电监测网站Poweroutage.us显示,目前洛杉矶约有3.77万户家庭和企业陷入停电。面对不断恶化的空气质量,洛杉矶县已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警告烟雾和微粒物质可能对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应对气候危机:人类的共同挑战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这不仅包括加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更需要从源头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的紧迫性。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提出,要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采取切实行动。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也可以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比如,减少能源消耗,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等。每个人的一点点努力,汇聚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洛杉矶大火再次敲响了气候变化的警钟。它提醒我们,气候变化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面对这场全球性的挑战,我们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