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补血是误区?科学解读来了
红枣补血是误区?科学解读来了
红枣补血是流传已久的说法,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这个传统观念可能存在误区。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红枣到底能不能有效补血。
红枣的铁含量并不高
首先,我们来看看红枣的铁含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数据,每100克红枣的含铁量约为1.8毫克。这个数值在植物性食物中虽然不算低,但与动物性食物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例如,每100克猪肝的含铁量高达22.6毫克,是红枣的12倍之多;每100克蛏子的含铁量更是达到33.6毫克,是红枣的近19倍。
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低
除了含量问题,铁的吸收率也是关键因素。食物中的铁主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大类。动物性食物中的铁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吸收率高达15%-35%;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则以非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吸收率仅为1%-5%。
红枣中的铁属于非血红素铁,这意味着即使我们摄入了大量红枣,真正能被身体吸收利用的铁元素也少之又少。北京老年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姬长珍指出:“红枣内的含铁量其实并不高,远比不上猪肝、红肉等食物的铁含量。”
补铁效果不如动物性食物
既然红枣的铁含量和吸收率都不理想,那么它的补铁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来说,单纯依靠红枣补铁是不现实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营养科专家李冉表示:“由于人体对植物来源铁元素的吸收率低,上述这些红色食物即便是含铁量丰富,也不能起到补充铁元素,改善贫血的效果。”
相比之下,动物性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等,不仅含铁量高,而且吸收率也高,是补铁的理想选择。例如,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色肉类是日常铁摄入的基础;动物肝脏的铁含量是肉类的数倍;鸭血等动物血制品的铁含量更是高达30毫克/100克,是“以血补血”的最佳选择。
科学补铁建议
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专家建议应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合理的饮食调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欧晋平指出:“若出现贫血,食用阿胶、红枣或中成药这类养生办法,可以在服用药物基础上作为辅助补充。”
在饮食方面,应注重摄入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促进铁的吸收。此外,应避免与咖啡、茶等可能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同时食用。
红枣的其他营养价值
虽然红枣在补铁方面效果不佳,但其营养价值不容忽视。红枣富含维生素C、钾、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作为日常零食或烹饪食材,适量食用红枣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
总结来说,红枣补血的说法在科学上缺乏依据,不能作为治疗贫血的有效手段。对于缺铁性贫血,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并通过合理饮食来辅助改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适量食用红枣,享受其美味和营养价值,但不要过分迷信其补血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