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都会》里的“巨构建筑”和“托柱城市”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5: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都会》里的“巨构建筑”和“托柱城市”

1927年,德国导演弗里茨·朗执导的科幻默片《大都会》(Metropolis)横空出世,不仅开创了科幻电影的先河,更以其超前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理念震撼人心。影片中展现的“巨构建筑”和“托柱城市”概念,不仅预示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科幻电影和现实世界的建筑设计。

01

巨构建筑:未来的城市形态

电影开篇展现的金字塔式建筑群,不禁让人联想到古埃及的金字塔。这种设计并非偶然,而是导演弗里茨·朗对未来城市形态的深刻思考。早在1930年,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就提出了“巨构城市”构想,而《大都会》的拍摄时间比这还要早,可以说,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预见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

“巨构建筑”概念强调建筑的规模性和整体性,通过巨大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展现城市的宏伟与壮观。在《大都会》中,这种理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片中的建筑群高耸入云,层层叠叠,仿佛要触及天空。这种设计不仅展现了工业时代的辉煌,也暗示了人类对科技和力量的崇拜。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种“巨构建筑”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银翼杀手》到《黑客帝国》,无数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城市设计都受到了《大都会》的启发。在现实世界中,许多现代建筑也借鉴了“巨构建筑”的理念,如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大剧院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02

托柱城市:多层次的交通系统

在《大都会》中,上层社会的街道被柱子撑起,形成高低错落的交通线路。这种设计参照了柯布西耶提出的“托柱城市”(villes pilotis)构想。在这一构想中,城市的道路与高层建筑皆建立在托柱之上,创造出连续的步行空间,取代了传统的街道围合形式。

这种设计思路在当时极具前瞻性。它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在《大都会》中,即使在摩天大楼中,人们也能看到窗外车水马龙的景象,展现了未来城市生活的便捷与高效。

03

建筑的象征:社会阶层的隐喻

《大都会》中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未来主义、装饰艺术和哥特式。这些风格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呈现,更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例如,上层社会的建筑高耸入云,象征着权力与控制;而地下城市的建筑则低矮压抑,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艰辛与苦难。

这种对比鲜明的建筑风格,生动地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正如安东尼奥·圣伊利亚在《未来主义建筑宣言》中所说:“未来主义建筑是基于计算的、大胆勇敢以及简洁的建筑,是运用钢筋混凝土、钢铁、玻璃、纸板、纺织纤维的建筑。”这种简洁而富有力量感的设计,正是工业时代对速度和机器力量的追求的体现。

04

深远影响:从银幕到现实

《大都会》不仅是一部科幻电影,更是一部社会寓言。它通过建筑和城市规划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揭示了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科技与人性之间的微妙冲突。正如布努埃尔在看过影片首映后所说:“现在乃至永远,建筑师将代替场景设计师,电影将成为建筑师最大胆梦想的忠实转移者。”

弗里茨·朗通过《大都会》展现了他对电影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这部电影不仅在科幻电影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更以其深刻的社会寓意和宗教象征,成为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时至今日,当我们站在摩天大楼的顶层俯瞰城市,或是在立交桥上感受交通的便捷时,不禁会想起这部诞生于90多年前的电影,以及它对未来城市的独特预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