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美团、花呗、抖音等平台催收投诉数量大,或涉嫌软暴力催收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32: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美团、花呗、抖音等平台催收投诉数量大,或涉嫌软暴力催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网贷平台的催收问题日益凸显。从电话骚扰到通讯录曝光,"软暴力"催收手段屡见不鲜,不仅严重影响了债务人的生活,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具体案例、数据和专家观点,全面揭示了这一现象的成因、现状及可能的解决之道。

刘东最近陷入了困境。他的新工作可能保不住了,原因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催收风波。几天前,一位自称快递员的人频繁联系刘东的公司领导和人事部门,声称刘东有快递未取。随后,这位"快递员"又改口称是刘东的亲戚,试图通过公司内部转达消息。事情很快败露,公司人事了解到真相后,虽然表示理解,但也明确警告刘东,他的行为不能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刘东的遭遇并非个案。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借贷门槛降低,逾期还款现象频发,催收行业也随之壮大。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软暴力"催收手段的泛滥。

软暴力催收:无处不在的骚扰

根据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飒的介绍,软暴力催收主要通过电话、短信等信息轰炸,以及曝光欠款人个人信息等方式施压。这种催收方式虽然不像"硬暴力"那样直接诉诸武力,但其对债务人生活造成的困扰同样不容小觑。

互联网投诉平台黑猫投诉的数据揭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截至3月15日,平台显示与"催收"相关的投诉超过64万条,其中"暴力催收"的投诉更是高达42万条。进一步细分数据显示,各大知名平台均未能幸免:

  • 花呗催收:8489条投诉
  • 微粒贷催收:10681条投诉
  • 360借条催收:9409条投诉
  • 携程催收:3126条投诉
  • 美团催收:41240条投诉
  • 抖音催收:10335条投诉
  • 拍拍贷催收:13604条投诉
  • 分期乐催收:15489条投诉
  • 平安普惠催收:6386条投诉
  • 招联金融催收:6231条投诉
  • 滴滴催收:2403条投诉

除了线上投诉,一些债务人还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裁判文书网上,就有3份涉及控诉360借条暴力催收的判决,其中不乏通讯录好友被骚扰、一天数十次微信电话催收、冒充政府工作人员威胁等恶劣行为。

催收流程揭秘:从"友好提醒"到"软暴力"

一位从业6年的催收人员王浩透露,催收流程其实并不复杂。通常,催收机构会先通过电话联系债务人,评估其还款意愿和能力。如果初次联系未果,催收人员会转向债务人提供的紧急联系人,试图通过他们施加压力。

为了提高"触碰率"(即有效传达逾期信息的比例),催收人员会采用多种联系方式,包括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然而,这些看似正常的沟通方式,往往伴随着频繁的骚扰和威胁。

暴力催收为何屡禁不止?

尽管国家层面多次出台政策规范催收行为,但软暴力催收现象仍难以根治。专家分析认为,这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问题:

  1. 利益驱动:催收行业的结佣方式(即按回收金额提成)直接激励了催收人员采取更激进的手段。
  2. 信息泄露:债务人个人信息(尤其是通讯录)的不当使用,为催收人员提供了施压的工具。
  3. 监管难度:虽然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但在实际执行中,监管难度较大,尤其是在界定"软暴力"行为时。

未来出路:规范与科技并重

面对这一难题,专家建议从多个维度寻求解决方案:

  • 行业自律:推动建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自律公约。
  • 规范催收行为:明确催收的时间、方式和频率,加强录音录像等监控措施。
  • 科技赋能: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优化审批流程,从源头减少逾期风险;开发标准化催收系统,降低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梅继鹏律师指出,网贷催收的困境折射出整个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在追求普惠金融的同时,如何平衡风险控制和债务回收,是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通过制度完善、技术创新和多方协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构建更加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