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十万大山:一起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广西十万大山:一起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广西十万大山,这片延绵千里的绿色屏障,不仅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更是广西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上思县通过推行林长制、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措施,为这片绿水青山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绿色守护:林长制的实施与成效
在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县乡村三级林长们肩负着守护绿水青山的重任。他们定期巡山护林,严密监控野生动植物的活动情况,严厉打击非法猎捕、盗伐林木等违法行为。在他们的努力下,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广西林学会常务理事长宋毅克在谈到十万大山的变化时感慨道:“在这30年里,我基本上每年都会带上我的家人来一次,一步一步看着它的变化,感觉十分的自豪。在上思县委县政府以及护林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空气越来越新鲜。”
生态明珠: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广西境内唯一一个大型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面积大小三个方面综合评分,该保护区被列为全国排序最高值的11个重要保护区之一。在这片广袤的森林里,分布着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5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这些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上思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见证。
绿色发展: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在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同时,上思县还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他们充分利用十万大山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旅游是上思县的一大特色。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通过参与生态旅游活动,游客们也能更深入地了解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意识。
林下经济是上思县另一项重要的绿色产业。当地群众利用林下的空地,种植中草药、养殖家禽等,实现了林地的多元化利用。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共同守护:从我做起
生态保护,人人有责。上思县人大常委会围绕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重点监督。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视察调研,增强政府及有关部门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的意识,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效实施。同时,上思县还充分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爱鸟周”“湿地日”等活动,加强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多形式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此外,上思县还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通过发展绿色经济,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他们深知,只有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才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他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如今,十万大山已经成为了广西乃至全国的一张生态名片。它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乐园,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领悟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