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装上“智慧大脑”,水质监管实现全天候
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装上“智慧大脑”,水质监管实现全天候
丹江口市,这座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小城,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备受瞩目。作为这一宏伟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丹江口市承担着为北方地区输送优质水源的重任。为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丹江口市创新性地打造了一个集高科技与智能化于一体的“智慧大脑”系统,为南水北调工程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智慧大脑”织就天罗地网
在丹江口市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一面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库区的动态画面。20台返巢式无人机、260个高清摄像头和高空卫星织成一张“天网”,将2313公里长的库岸线尽收眼底。这套系统不仅能够监测水面情况,还能通过地下雨污管网内的监测仪实时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异常,管道机器人可以立即进行精准探查和及时修补。
更令人惊叹的是,系统还接入了39家重点企业的排污数据,进水量、出水量、用电量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对比这些数据,算法能够自动研判企业是否偷排污水,并采取相应措施。这种“空天地水”全方位的监控体系,真正实现了对库区的全天候、无死角保护。
科技赋能,监管效率大幅提升
过去,丹江口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队员们需要每天在辖区水域开展3次以上的巡查,但库区面积太大,仅靠人力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监管。而现在,有了“智慧大脑”的助力,监管效率大幅提升。调度员只需轻点鼠标,十几公里外的无人机就能按照设定路线自动巡飞,对影响水库安全的隐患进行识别和预警。
这种智能化的监管方式,不仅大大减轻了人工巡查的压力,还提高了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据统计,自系统运行以来,丹江口水库Ⅰ类水质天数已超过220天,水质为Ⅱ类的天数中,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也仅有极个别指标超出Ⅰ类标准。
多方联动,构建环保闭环
为了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丹江口市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整合了水上执法队伍、陆地巡护队伍和生态环境警察大队三大力量。一旦系统发现异常或接到群众投诉,会立即通知相关责任单位限时处理。如果问题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解决,线索将自动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督办。
这种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了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指挥中心还与公检法环部门建立了联合办案机制,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快速打击,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
一泓清水,孕育发展新动能
令人欣喜的是,丹江口市的“智慧大脑”不仅守护了一库清水,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优质的水资源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2023年,丹江口市“水经济”产值达到140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近一半。2024年前三季度,相关产业产值更是达到124.1亿元,同比增长23.4%。
如今的丹江口市,正以“智慧大脑”为依托,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随着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这个“智慧大脑”将变得更加聪明、更加高效,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持续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丹江口市的实践证明,科技与环保的深度融合,不仅能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难题,还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正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